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5-23  浏览次数:968次

作者:李选侠

【关键词】  静脉注射

  【摘要】 目的 了解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对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我们将患病的92例婴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静脉注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轻症患儿每次400mg/kg,每日1次,连用2次,重症每次400mg/kg,每日1次,连用3次。结果 治疗组病程极期喘憋及痉咳持续时间、肺部喘鸣消失时间,病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IVIG治疗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2003年12月~2004年1月,我们地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流行,共收住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2例,占同期住院患儿的41.5%,本病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静脉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为我院2003年12月~2004年1月住院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关于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共92例,该92例均为6个月内的小婴儿,其中新生儿12例,1~6个月80例,均为首次发病,临床有阵发性痉咳、喘憋、气急及呼吸困难,双肺听诊闻及喘鸣音,部分患儿有呼气延长及双肺呼吸音减低,严重者可并发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及胃肠功能紊乱,本组临床发生合并症者共21例,其中心功能衰竭者18例,轻度呼吸衰竭3例;胃肠功能紊乱10例,所有患儿均拍胸部X线片,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肺过度充气;也有部分病例表现为播散性实质性浸润。实验室检查血常规:72例血白细胞正常,20例血白细胞<4.0×10 9 /L;其中61例血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明显增高。      1.2 方法 将92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在病程、发病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干扰素、病毒唑抗病素治疗,给维生素K 1 静滴,喘乐宁雾化吸入以解痉、平喘,给丙酸倍氯松雾化吸入以减轻毛细支气管壁的水肿及渗出。给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发心功能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酚妥拉明减轻心脏前后负担;合并呼吸衰竭者给予保持气道通畅及必要氧疗;合并胃肠功能紊乱者给口服金双歧等,同时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静脉用丙种球蛋白(PH4)静注,轻症每次400mg/kg,每日1次,连用2次。重症每次400mg/kg,每日1次,连用3次。观察两组患儿极期持续时间,肺部喘鸣消失时间及病程等变化。      2 结果

  两组治疗情况见表1。        表1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在极期持续时间、肺部喘鸣消失时间及其病程等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极期并发症的发生亦有差异,治疗组极期发生心衰者4例,胃肠功能紊乱者4例,占17.3%,对照组极期发生心衰9例,呼吸衰竭2例,中毒性脑病1例,胃肠功能紊乱5例占16.9%,经统计学处理,χ 2 =6.15,P<0.01。      两组患儿入院前病程,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时间的早晚与总体改善率密切相关,入院前病程越短,且及时应用IVIG者,总体改善率明显提高,反之,总体改善率低,提示早期应用IVIG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意义。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疗效比较 (略)

  注:两组比较,P<0.01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侵犯6个月之内的小婴儿。由于此类患儿呼吸道粘膜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因而非特异性的免疫防御功能差,另外,胃肠道局部分泌型的IgA不足,特异性的免疫防御功能差,使其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 [1]  ,患病以后临床经过重,病死率高,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无疑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手段,IVIG不但可提高血中IgG水平,而且可提高CD 4 细胞数和CD 4 /CD 8 的比值,增强免疫效果,IVIG还可提高呼吸道局部Ig水平,增强呼吸道局部抗感染能力,对抗病原菌的吸附,有助于排出病原菌,同时,IVIG还可激活补体系统,加强吞噬细胞的功能和FC介导的免疫吸附作用,增强吞噬过程中的细胞生化作用,对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状态有调节作用,通过调节抗原特异性抗体增强患者对病毒的免疫反应 [2]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疗效显著,应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薛辛东,李永柏.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2.      2 吴捷,魏克伦.静滴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临床的应用.新生儿科杂志,2001,5:23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