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儿科学》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心理治疗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5-23  浏览次数:1041次

作者:汪俊兰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中应用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急性期和缓解药物治疗相同,治疗组同时应用心理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负性心态明显下降,患儿的生活状态好转,负性心态基本转为正性;治疗组6个月后哮喘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3个月后P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治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儿童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几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攀升,笔者在门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尝试心理治疗,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6年1月门诊及留观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男35例,女25例;年龄4~14岁;病程2~5年。全部病例均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会修订的防治常规(试行)拟定的诊断标准[1]。将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及父母的教育程度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药物治疗相同,发作期予静脉滴注琥珀酸氢考的松或地塞米松或口服泼尼松等和β-受体激动剂或氨茶碱类,控制症状后均用辅舒酮吸入,50~100μg/次,2次/d,并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1]的激素吸入疗法的规定并适时减量。治疗组结合心理疏导治疗:(1)晤谈了解:通过对患者和其父(母)亲,了解患儿的个人生活史、家族史、过敏史等,分析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2)医患同析:与患儿及其父母共同剖析在患病过程中的负性心态的形成原因及对疾病的消极影响,让患儿及家属建立正确的认识,纠正对哮喘及其对激素治疗的片面认识,消除负性情绪,建立积极向上的战胜疾病的信心。(3)放松疗法:通过医生与患儿、医生与家长及家长与患儿的交流,缓解患儿及家属的焦虑紧张心理。(4)转移疗法:尤其在发作期通过转移注意力使患儿及家属平静。(5)制订生活日程表:在医师的指导下,帮助病人制订每周的生活计划,要求患儿及其家属作自我鉴测,对负性自动想法及积极行为进行评估,识别逐步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生活制度。心理治疗至少每2周1次,缓解后1月1次,半年后2个月1次,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前后哮喘发作的情况  记录两组治疗后3个月内、4~6个月内、7~9个月内哮喘发作的次数。

    1.3.2  治疗后肺功能变化  峰流速值(PEF)是反映呼吸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用峰流速仪测定PEF,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有专科医生指导峰流速仪的使用和测量。

    1.3.3  治疗后患儿心态的变化  主要记录患儿及家长的负性心态的变化,包括恐惧、焦虑、紧张、敌意、抑郁性心态的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患儿1例因迁往异地,2例未能按时坚持心理治疗而中断治疗,治疗组共27例参与整个治疗,对照组均能坚持药物治疗。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态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和家长的负性心态(包括抑郁、焦虑、恐惧、紧张、敌意)无明显的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负性心态明显下降,患儿的生活状态好转,负性心态基本转为正性,但对照组负性心态仍然存在,仅有少数患儿在家长的疏导下有所减轻,在急性发作期仍表现紧张、恐惧、抑郁等。

    两组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比较见表1,在治疗后的6个月内两组发作次数无明显差异,但是在7~9个月内治疗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见表2,亦显示在治疗后的3个月内两组患儿PEF无明显差异,但是在4~9个月治疗组P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表1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内哮喘发作的 次数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均采用简明统计10.30软件进行检验和假设检验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近几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认为5%~10%的孩子在儿童期某一阶段曾发生过支气管哮喘,在儿童中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儿童哮喘除婴儿外与心理因素存在一定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对患儿的哮喘促发起重要作用。免疫学研究也发现支气管哮喘变态反应的启动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2]。很早哮喘就被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3],精神因素会诱发和加重哮喘发作。有研究表明儿童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偏执等方面均高于正常儿童,患儿家长亦有明显焦虑、抑郁、恐惧、躯体化等症状[4]。Pillow等[5]观察到患儿父母较健康儿父母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表现出更多的焦虑。Butz等[6]也观察到母亲在儿童哮喘发作期的焦虑分及人格特质焦虑分通常比哮喘儿的更高,我们也发现几乎所有的家长对哮喘的认识都是带有恐惧的,对激素治疗引起的后遗症也是充满焦虑的,而这种情绪或多或少感染了孩子。 因此我们在药物治疗哮喘同时,采取心理疏导治疗。首先和病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深入了解患儿的生活史、家族史、过敏史生长发育史等,分析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剖析其负性心态的形成原因和对疾病的消极影响。 鉴于家长心理适应状况对患儿情绪的影响,应对这种负性心理情绪,我们采取放松疗法,通过医生与患儿、医生与家长及家长与患儿的交流,缓解患儿及家属的紧张心理。详细向患儿及其家长讲述疾病发生及治疗的情况,让患儿及家属建立正确的认识,消除负性情绪,建立积极向上的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治疗的依从性,耐心地向患儿家长讲述疾病的特点及预后,让患儿及家长科学对待疾病,防止有病乱投医及中断治疗,给予适时的心理支持治疗。Markson等[7]对43例哮喘患儿及43个健康儿童家庭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家庭习惯的维持能明显降低患儿焦虑水平;在家庭生活事件增多情况下,应用恰当的事件应付方式对患儿具较强保护作用,这些结果反映父母的行为及家庭习惯与孩子哮喘的发生有关,因此我们同时对患儿的父母的焦虑等情绪问题予以重视,对患儿父母进行行为指导。进行家庭治疗,改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以达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在发作期进行转移疗法,通过转移注意力使患儿及家属平静,尤其是患儿的平静,以取得配合治疗。在整个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制订生活日程表,帮助病人制订每周的生活计划,要求患儿及其家属作自我鉴测,对负性自动想法及积极行为进行评估,识别并逐步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生活制度。要尽力让患儿生活有规律,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育。 一般认为,心理治疗是解决心理疾患,医学治疗是解决生理疾患的,二者似乎各有分工,其实是很难截然分开的,生理疾病可以接受心理治疗,对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幼儿来说,心理治疗的效果往往会更明显,特别是在其患有生理疾病的时候,但是家长往往会焦急不安,在医学治疗的同时忽略幼儿心理需求,会使不少幼儿患病后不但身体痛苦,而且心理也紧张。强调对患病幼儿进行医学治疗固然很重要,在这时不妨再采用一下心理治疗方法,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考虑患儿的心理变化,对其心理进行呵护,尽量做到耐心、细心、精心,这样更能促使患儿的疾病快速恢复。我们通过对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除有3例中断心理治疗外,根据随访27例测定肺功能和临床发作的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患儿和家长的心态明显改善,对疾病有理智的认识,遇到哮喘发作的诱因和哮喘发作时能情绪稳定,缓解期能坚持用药,使哮喘逐渐得到控制。坚持多种哮喘治疗模式,要求医师与患儿及其家属之间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从而能减少或消除患者及家属认识上的一些偏差或误区,深入开展心理、情绪因素与哮喘关系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提高对哮喘发病机制的认识,保护患儿心身健康,提高哮喘的诊治水平。值得我们儿科工作者学习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中华儿科杂志,2002,42(2):100-102.

2 Lekander M. The immune system is affected by psychological. High stress levels can change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and allergy.Lakartidningen,1999,96(44):4807-4811.

3 徐俊冕,严和,苏复.医学心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92.

4 李晶,潘映红,刘波澜,等.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长心理卫生状况初步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765.

5 Pillow DR,Zautra AJ,Sandler I.Majior life events and minor stressors: indentifying mediational links in the stress process.Jpers Soc Psychol,1996,70(2):381-394.

6 Butz AM,Alexander C. Anxiety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Jasthma, 1993,30(3):199-209.

7 Markson S,Fiese BH.Famil y ritual as aprotective factor for Children with asthma.Jpediatr Ps ychol,2000,25(7):471-48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