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4-03-14 浏览次数:684次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激烈,广大女性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她们要和男性一样参与各类工作,事业上的成就也逐步成为其追求的目标,因此压力与日俱增。同时生活无规律、过分注重自我形象的完美、晚婚晚育等,都增加了此病的发病率。根治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规术式,由于需切除大面积乳房组织,容易导致功能障碍[1]。而及时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可最大限度地保持患侧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我院近年来加强了术后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乳腺癌患者,年龄35~62岁,平均48岁,病灶均为单侧。住院时间20~42 d,平均32 d。
1.2方法:将康复训练分为三期进行,第1期为卧床期,主要在床上进行手、腕、肘关节等锻炼;第2期为下床期,主要进行肩关节锻炼;第3期为出院期,可重复院内的各种功能锻炼,同时还可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负重锻炼。此外,在各期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其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持续性。
1.3效果评定:通过上肢关节活动度(ROM)检测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将其分为优:肩关节外展180°,水平外展40°,可做360°旋转;良:肩关节外展150°,水平外展30°,旋转角度300°;差:肩关节外展90°,水平外展10°,旋转角度200°。用软皮尺在锻炼前后测量患侧上臂周径,并与健侧比较。
2结果
2.1肩关节功能恢复:60例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后,肩关节优30例,良25例,差5例,优良率为91.67%。
2.2锻炼前后患侧肿胀改善:60例患者健侧上臂周径平均为(42±15)cm,患侧锻炼前为(64±20)cm,锻炼后为(48±12)cm,基本恢复正常。
3锻炼方法
3.1卧床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后1~3 d必须卧床休息,以确保引流通畅,防止皮下积液的发生。由于手术范围较大,局部皮肤、皮下脂肪、血、神经、肌肉和淋巴管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患侧上肢的活动,甚至出现胸廓畸型。要预防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及时进行功能锻炼[2]。在进行锻炼前要详细告知患者锻炼的目的、作用,以提高患者的主动性。由于手术需切除乳房,当作为女性重要特征的乳房被切除后,患者总会因外形的改变,担心影响夫妻关系、受到社会歧视、对手术效果存疑等因素而产生不良心理,因此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明确其担心的重点给予针对性抚慰。并指导家属,特别是丈夫要多给予关爱,让患者感受自己的角色和社会地位未有改变。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做伸指、屈腕、屈肘等锻炼。必要时可进行示范,让患者感受适当的力度,让其正确掌握以促使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还可让患者用患肢指尖沿墙壁向上爬行,高度以伤口耐受为限。
3.2下床期:此期以肩关节锻炼为主,鉴于腋下切口疤痕组织尚未形成,因此主要针对三角肌、斜方肌和背阔肌进行锻炼,以尽快恢复其功能。初期可先缓慢进行屈肘运动,指导患者用健侧协助进行。活动幅度不宜过大,力度要适宜,不要着急。在患者进行锻炼时护士在旁指导,边做边讲解动作要领,熟练掌握后可让其单独进行。由于术中患侧淋巴腺被清扫,不少毛细淋巴管、血管被损伤,会影响上肢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使患侧上肢肿胀而影响活动。抬高手臂和适当活动上肢可有效预防,通过肌肉收缩,以增进血液、淋巴液的回流[3]。在解除患侧胸带及拆线后,可进行举臂活动,先使患侧手臂渐渐上举。开始时会有一定的疼痛感,要向患者解释此为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也不要因疼痛而放弃锻炼。并告知通过循序渐进联系后会逐步适应和改善。当患侧手臂可以触到同侧耳朵时,可练习用患侧手臂梳头,先从患侧梳起,渐渐梳向对侧,直到可以触到对侧耳朵。同时还可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鼓励患者做爬墙运动、患肢画圈运动等,并告知其尽量将手臂向上延伸,保留5 s左右。待以上活动练习熟练后,可指导患者尽量生活自理,通过穿衣、刷牙等活动,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3.3出院期:患者出院前,叮嘱患者要每天坚持练习之前的活动,并让家人做好鼓励和监督工作。同时可根据自身的耐受度进行肢体旋转运动,顺时针和逆时针交叉进行。初始锻炼勿迫切要求完美完成,确保每日有进步就可,最终达到锻炼的目的。还可进行扩胸运动、负重锻炼等,以增强患肢的力量。为确保患者能够掌握好动作要领,可将进行的活动制作成图片加文字的知识册子发放给患者,让其有个参照,以免适得其反。对于会上网的患者,可指导其查找锻炼视频,通过直观的视频资料进行正确锻炼。
4参考文献
[1]万伟.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恢复[J].中国全科医学,2005,7(11):26.
[2]王文杰.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163.
[3]刘莉萍.乳腺癌根治术后3个阶段患侧上肢功能锻炼[J].中日临床康复,2004,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