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糖链抗原19-9的临床意义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11  浏览次数:1250次

AFP、CA19-9是筛选肝胆恶性肿瘤的重要标记物,他们的表达水平反映了肿瘤的消长趋势。临床观察发现,部分良性肝病患者的血清AFP、CA19-9也呈现出高表达状态,为此,笔者回顾分析了789例慢性乙型肝患者与12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AFP、CA19-9的检测结果,发现其表达水平与肝脏的炎症程度相关,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7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562例,女227例,年龄20~79岁,平均45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度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度1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147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者和失代偿者各120例及123例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其中男88例,女35例,年龄24~75岁,平均43岁,对两者血清AFP、CA19-9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纳入标准:所有入选病历依据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根据血清学、病毒学、肝功能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将慢性乙型肝肝炎感染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又依据2001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根据肝功能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进一步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根据肝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将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肝硬化代偿期和肝硬化失代偿期。排除标准:临床上已明确的可引起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的疾病及慢性心肾疾病,如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胰腺炎等;女性妊娠、哺乳期。健康对照组中的体检者均肝功正常,且排除肝胆良性疾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1.2测定方法:对象均晨空腹采肘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配套AFP化学发光免疫试剂测定AFP,检测精度>0.605 ng/ml,结果>20 ng/ml,记为阳性。采用海南华美生化有限公司提供的CA19-9酶标试剂盒,按说明操作,检测精度>1.88 u/ml,结果>27 U/ml,记为阳性。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按α=0.05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FP、CA19-9阳性率比较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不论AFP还是CA19-9的阳性率,临床上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且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FP、CA19-9阳性率比较的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CA19-9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具有临床意义。不论AFP还是CA19-9,每组与健康体检者的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度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度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组血清中AFP、CA19-9阳性率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度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度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组血清中AFP、CA19-9阳性率比较不论在临床上还是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病情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不论是AFP还是CA19-9均出现增高的趋势,说明AFP、CA19-9会随着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详见表3。

2.4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血清中AFP、CA19-9阳性率的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血清中AFP、CA19-9阳性率的比较有临床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讨论

甲胎蛋白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发生肝癌时,未分化的肝细胞会大量分泌甲胎蛋白,因此,甲胎蛋白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1]。但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大量的肝炎患者呈现高的AFP水平[2]。有文献报道,在非肝癌性肝病如肝硬化及其他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AFP升高[3],反映了炎性反应、坏死、肝细胞再生现象。刘峰等人研究发现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AFP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为:慢性肝炎重度、重型肝炎、慢性肝炎中度、肝炎后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随着炎性反应的分级,AFP的水平升高,提示血清AFP水平反应炎性反应的程度[4]。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肝炎活动导致的肝细胞增多,使血清AFP升高[5]。CA19-9又称胃肠道相关抗原,是一种黏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增高多提示有胰腺炎、肝硬化、糖尿病、消化道肿瘤的可能。CA199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胰腺癌、胆道癌的检测,在胰腺癌的阳性率为85~95%[6]。血清CA199水平的变化与消化道肿瘤状态变化相平行[7]。已被临床用作消化道肿瘤治疗效果评价、转移及复发等的重要随访指标。但近年发现,在一些良性疾病患者如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及一些正常人身上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8-9]。有文献报道,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10],其升高的机制与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变性、坏死及再生有关[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FP、CA19-9均呈现高表达,且阳性率随炎症程度的加重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表1、2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中AFP、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FP、CA19-9除对肿瘤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外,对肝脏炎症病变也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表3结果显示,不同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FP、CA19-9的水平也存在临床显著性差异,对其分析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FP、CA19-9随着炎症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由此推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FP、CA19-9呈现高的表达与肝脏损伤,呈现炎症反应有关。肝脏具有对人体代谢产物灭活的功能,当肝脏明显受损时,肿瘤标志物的灭活功能下降,导致体内肿瘤标志物含量升高。表2、表4结果表明,肝硬化组血清中AFP、CA19-9呈现高表达,且肝硬化失代偿期组高于肝硬化代偿期组,差异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肝损伤致肿瘤标志物的灭活功能下降相关。

AFP、CA19-9作为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或升高的一类物质。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了肿瘤的存在和生长。但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血清AFP、CA19-9的升高对肝炎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当患者血清中AFP、CA19-9明显升高时,除考虑肿瘤疾病外,也应考虑肝病的炎性反应。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FP、CA19-9随着炎性反应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因此密切监测AFP、CA19-9的动态变化,除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发生癌变外,对预测炎症程度的变化也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