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胃镜及病理诊断高位胃体溃疡179例

发表时间:2012-12-21  浏览次数:1274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张铁英  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胡建平 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高位胃体溃疡指发生于贲门下方,胃底、胃体小弯垂直部以上1/2处的溃疡。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09年3月诊治的179例经病理证实的高位胃体溃疡胃镜检查资料,以期提高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年共进行胃镜检查14363例次,除外胃镜下可明确诊断为恶性溃疡或进展期胃癌的病例后,检出胃体溃疡415例,其中高位胃体溃疡179例,占43.13%。男性143例,女性36例,男∶女为3.97∶1;年龄19-88岁,平均(55.68±14.88)岁,其中≤40岁34例,占18.99%;41-59岁67例,占37.43%;≥60岁78例,占43.58%。

1.2 诊断方法:本组病例全部经胃镜确诊。确定溃疡的性质,主要通过胃镜下活检后送病理检查,同时行HP的检验。部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病理检验与内镜检查符合率为93.85%(168/179),本组病例活检阳性率为 35.75%(64/179)。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胃镜下溃疡大小与部位:溃疡的大小以最长径线测量,见表1。结果显示溃疡越大,恶性发生率越高(P<0.01),本组12例最长径线>6.0 cm者均为恶性。部位:以胃小弯侧及后壁多见,共102例,占56.98 %,尤其是胃体后壁多见。前壁42例,大弯22例,其它部位11例。

2.2 179例高位胃体溃疡的病理及HP结果:良性溃疡115例(64.25%),恶性溃疡64例(35.75%)。恶性溃疡病理类型:腺癌48例(75.00%),黏液细胞癌10例(15.63%),印戒细胞癌3例(4.69%),神经内分泌瘤、鳞癌、恶性淋巴瘤各1例(各1.56%)。良性溃疡病理类型:伴有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42例(36.52%),伴重度肠化或重度不典型增生6例(5.22%)。179例中HP阳性89例(49.72%),其中良性溃疡HP阳性65例(56.52%),恶性溃疡HP阳性24例(37.50%),良性溃疡HP阳性率高于恶性溃疡(χ2=5.95,P= 0.015)。溃疡的最长径线越大其恶性所占比例越高(χ2=68.39,P=0.00),见表1。

表1 高位胃体溃疡179例及性质(略)

注:不同大小恶性溃疡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8,χ22=19.73,χ23=68.82,P均<0.01)

2.3 各年龄段胃体良、恶性溃疡的比较:见表2。随着年龄增长,恶性溃疡的检出率越高(χ2=8.77,P=0.012)。

表2 各年龄段胃体良、恶性溃疡的比较(略)

注:*与>60岁组比较,χ2=8.21,P<0.05

2.4 性别分布情况:115例良性溃疡中男90例(占78.26%),女21例(占21.74%);64例恶性溃疡中男49例(占76.56%),女15例(占23.46%)。高位胃体溃疡患者中无论良性溃疡、恶性溃疡,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1)。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胃体高位溃疡具有以下特点:①发生部位以胃小弯侧及后壁多见,尤其是胃体后壁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幽门腺与胃底交界线逐渐上移,胃溃疡的发生部位也上移,胃高位溃疡发生率也增加,年龄越大,恶性溃疡的发病率越高。本组年龄≤40岁、41-60岁、>60岁年龄段恶性溃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关文献[1,2]报道一致。②溃疡越大,恶性发生率越高(P<0.01)。本组有12例溃疡最长径线>6.0 cm,均为恶性。③高位胃体溃疡患者中无论良性溃疡、恶性溃疡,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1)。性别差异可能与男性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饮酒、饮食等生活行为不规律有关。④本文恶性溃疡病理类型以腺癌占大多数(48例,占75.00%),尤其是低分化腺癌占大多数,而少见的有黏液细胞癌、印戒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瘤、鳞癌、恶性淋巴瘤等。它们在临床上往往恶性程度高,转移快,在内镜下均表现为溃疡性病变,肉眼无法区别。因此对高度怀疑为恶性者一定要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即使病理结果未证实,应短期复检或早期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病理报告为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尤其是重度肠化(或)重度不典型增生更应随诊复查。⑤良性溃疡HP阳性率高于恶性溃疡,可能与HP感染主要以胃窦为主有关,另外,在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癌变模式中,Hp可能起着先导作用,一般认为Hp感染主要作用于起始阶段,而起到一个“启动子”的作用 [3]。即在活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等癌前病变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宇红,苏佳,陈煜. 胃高位溃疡56例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7,27(4): 31.

[2] 郑世华,朱宗耀,仝巧云,等.老年上消化道疾病内镜检查1993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8,24 (4): 626-627.

[3] 房殿春.重视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癌的线粒体机制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6,15(1):1-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