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1-01 浏览次数:1097次
【摘要】探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柳州市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2009级所有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16周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课程教学改革前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后,2008级338名学生SCL-90得分除躯体化、恐怖2因子分没有显著变化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9级354名学生SCL-90得分除躯体化、焦虑、恐怖三3因子分没有显著变化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个级学生具有中度以上痛苦问题检出率均有下降。结论 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改革措施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心理健康,影响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规律的科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但不少医学院校只将该课程作为选修科、考查课开设,只重视其将来帮助临床医生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功能,而忽视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1]。有研究显示,《医学心理学》教学对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2]。高职高专由于学制短,《医学心理学》教学时数比较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将课程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338名学生,其中男生117名,女生221名,平均年龄20.53±1.54岁;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54名学生,其中男生176名,女生178名,平均年龄21.03±1.46岁。
1.2 方法
1.2.1 课程教改实施要点 对样本班级开展16周的课程教学,每班每周2学时,共32学时。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包括:(1)在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从使学生树立整体医学观念、掌握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知识和具备心理保健能力三个维度确立课程的教学目标。(2)将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和重组,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调整实践教学学时和实践项目。增加2学时实践教学,同时增开“团体心理训练”实训项目。(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变单一的闭卷笔试方式,采用开卷考试、作业评价、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临床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3]。
1.2.2 效果评估指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4]。该量表含有90个项目,共包括10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附加项。该量表采用1~5级评分,即1-没有, 2-很轻,3-中度,4-相当重, 5-严重,分值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某一因子分≥3分者为具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
1.2.3 基线与评估调查方法 分别在课程教改实施前和实施后1周,对开课学生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调查,比较课程教改实施前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差异。调查实施以班级为单位,采用记录学号的形式集中进行问卷填写,问卷当场收回。
1.3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心海软件11.0心理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课程教改实施前后2008级、2009级学生SCL-90得分比较
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前后,2008级338名学生SCL-90得分除躯体化、恐怖2因子分没有显著变化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009级354名学生SCL-90得分除躯体化、焦虑、恐怖三3因子分没有显著变化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P<0.05,**P<0.01,下同。
2.2 课程教改实施前后2008级、2009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
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前后,2008级学生具有中度以上痛苦问题检出率有所下降,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4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9级学生具有中度以上痛苦问题检出率亦有所下降,强迫、抑郁、附加项3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实施教改前后2008级、2009级学生中度以上痛苦问题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3.1 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前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 统计数据表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各种心身症状明显减轻。2008级学生教改前后躯体化、恐怖2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9级教改前后躯体化、焦虑、恐怖三3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是在前测时这些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因子,故后测时得分虽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后,学生具有中度以上痛苦问题检出率有所下降,2008级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4因子前后测差异显著;2009级的强迫、抑郁和附加项3因子前后测差异显著。2008级和2009级在实施教改前后各有6个因子和7个因子的前后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是这些因子在教改前的检出率就比较低,教改实施后,检出率虽有所下降,但变化不大,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2 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确立三维课程教学目标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长期以来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医学院校的教学重心偏向医学课程的教学,重在从生理、生化及病理等方面认识人体结构进而认识疾病与健康,弱化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影响,学生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仍停留于生物学层面[5]。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要构建“身心并重”的教学新理念,从帮助学生树立整体医学观念、掌握医学心理学基本知识与心理健康基本常识、具备心理保健能力三个维度确立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健康的个体应该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坚持“身心统一”的观点,重视人类心理、生理、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以全新的视觉审视人类疾病和健康,把心理健康放在与生理健康同样重要的地位,强化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
3.2.2 合理取舍教材,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与合理取舍,将原有的十章内容整合成三大模块:一是心理学基础知识模块,二是临床心理学知识模块,三是心理学基本技能模块。在实际教学中,在“个体心理”、“心理卫生”、“心理应激”等章节中增加“大学生情绪调节技巧”、“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塑造”、“大学生恋爱心理”、“大学生常见心理应激与应对”等内容;删减医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心理障碍内容;对于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三大基本技能,由于国家有规定,运用这三大技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通过相关考试,取得相关资质,因此在教学对于这三大技能不作详细讲解。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医学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还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心理调节技巧,加深了对自我的了解,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应对压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
3.2.3 改革实践教学,增加心理训练项目 在原有“EPQ测试”、“SCL-90的应用”、“放松训练”3个实践教学项目的基础上增加1个“团体心理训练”,强调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将实践教学时数由原来的6学时增加为8学时。在实验教学中,通过“EPQ测试”、“SCL-90的应用”使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并能客观地评价自我,悦纳自我,有了更加明确的自我意识。通过“放松训练”,学生学会了自我放松的技术,能很好地应对生活、学习中的压力造成的紧张、焦虑、抑郁和失眠等,提高了心理调节能力。通过“团体心理训练”,学生学会以开放的心态与环境接触,学会宽容,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正确的处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3.2.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教学改革改变了心理学课程过去一直采用的闭卷笔试的单一方式,采用开卷考试、作业评价、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临床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把单纯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转向侧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鉴别问题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方面来,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实施了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能降低具有中等以上痛苦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实际教学要求的限制,本研究未设立对照组,故在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时尚需考虑时间、成长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帆.狠抓医科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891-892.
[2]周媛婷,刘翔.医学心理学课程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220-221.
[3]蓝琼丽,黄苏丽,周洁,等.高职高专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17-19.
[4]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5]孙平.基于“身心统一”观的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与社会,2009,22(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