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67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13 浏览次数:1220次
轮状病毒肠炎好发生于6个月~2岁婴幼儿身上,多发生在10月、11月、12月、1月秋冬季节,又称为秋季腹泻。临床表现有发热、大便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伴呕吐,吐泻严重者多伴水电解质紊乱。现对167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9月~2013年2月我院共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67例,其中男80例,女87例。发病年龄6个月~1岁98例,占58.7%,1~2岁62例,占37.1%,2~3岁7例,占4.2%。轮状病毒肠炎好发年龄为6个月~2岁,尤其以6个月至1岁多见。
1.2方法:采用ELISA法对16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检测轮状病毒抗原,患儿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采血测心肌酶及电解质,检查三大常规。
2结果
2.1临床表现:16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有159例(95.2%)病初有呕吐,139例(83.2%)患儿病初伴有发热,体温37.5~39.2℃,患儿大便为黄色水样便或黄绿色蛋花汤样便,一天约5~12次,患儿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如口干、尿少、囟门凹陷等并伴有乏力、精神差。
2.2实验室检查:167例患儿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均为阳性,心肌酶检查AST>40 U/L,CK>200 U/L,CK-MB>25 U/L,LDH>220 U/L者98例,占58.7%,提示有心肌受累,电解质检查120例患儿血清K+<3.5 mmol/L,占71.9%,109例患儿二氧化碳结合力<22 mmol/L,占65.3%。
2.3治疗与转归:对于167例患儿根据入院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给予补充水和电解质。入院第1天,轻度脱水且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者给予液体量90~120 ml/(kg·d),中度脱水者给予120~150 ml/(kg·d),重度脱水者给予150~180 ml/(kg·d),张力为1/2~2/3,根据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静脉输入,并给予甲氰米胍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呕吐缓解后鼓励患儿饮水及米汤等,以后根据患儿进食量、尿量和大便量调整静脉液体量,对于低钾及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者分别给予补充10%的氯化钾(静脉输液浓度不超过0.3%,一般患儿给予0.2%)及5%碳酸氢钠溶液加入5%的葡萄糖中稀释成1.4%的等张液。心肌酶升高者给予1,6二磷酸果糖、Vit C等保护心肌治疗。其中126例患儿住院第5天给予654~2 0.1 ml足三里穴位注射以止泻,效果好,不良反应为患儿短时间的口干、脸红等症状,给予多饮水等,症状可消失。所有患儿平均住院5~8 d,均治愈出院。
3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于秋冬季节,6个月~2岁小儿多发。轮状病毒肠炎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患儿病初常有呕吐、发热继而出现腹泻,大便量多、次数多,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我院这167例患儿中有105例伴有水电解质的紊乱。6个月~2岁小儿在高发季节如果饮食不当或受凉感冒等可诱发轮状病毒肠炎。新近的研究表明:轮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4(NSP4)与发病机制关系密切。NSP4是具有多功能的液体分泌诱导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作用于固有层细胞,激活氯离子分泌和水的外流;改变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本身可能形成一个通道或是激活一种潜在的钙离子激活通道,导致分泌增加;通过旁分泌效应作用于未感染的细胞扩大了被感染的黏膜上皮细胞的感染效应;直接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产生类似于霍乱毒素引起的腹泻[1]。轮状病毒可侵犯多个脏器,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也可引起心肌受累,我院167例患儿中有72例患儿入院时精神极差,1例患儿伴有抽搐。98例患儿心肌酶升高,占58.7%,与张乾忠等曾报道的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发生率可高达50%~70%相符合[2]。我院这98例心肌酶升高患儿年龄在6个月~1岁的有75例,由此可见年龄愈小,轮状病毒侵犯心肌的几率越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轻度脱水若无严重呕吐可给予口服补液盐(ORS),常用糖盐水配置方法为清洁水500 ml加白糖10 g加细盐1.75g煮沸后服用,一般小于2岁患儿每次口服50~100 ml,每天应服用500 ml,方法安全简便。对不能口服或中重度脱水患儿应给予静脉补液治疗。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较快,自然病程约3~8 d,少数较长。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一般预后良好,但要警惕水电解质紊乱及轮状病毒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损害,对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给予全面检查、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参考文献
[1]薛辛东,杜立中.毛萌8年制儿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2.
[2]张乾忠,马沛然.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