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军医院非战时伤员分类后送中的训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4-05-26 浏览次数:1554次
在边疆崇山峻岭中突发事件尤其是车祸伤发生时往往伤员数量大,种类多,救治具有急、难、险、重的特点,条件和力量往往受限,军医院在救治中必须采用非战时伤员分类后送方法,迅速对伤员伤情作出判断并紧急实施具体方案及程序。在训练中多以机动卫勤分队综合训练为主,遇到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门急诊急救队伍,导入非战时分类后送机制及实践策略,以达到迅速有效处理好非战时伤员尤其是车祸伤伤员的目的。现就边疆军医院非战时伤员分类后送中的训练与实践进行探讨。
1紧贴平战需要,练就卫勤保障技能
1.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训练工作的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指导到位,协调配合到位,医院建立了机动卫勤分队训练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模块训练协作组,分类后送组即是其中的模块之一。医院定期组织模块训练,提供指导及技术帮助,采用的方法是拉出去训练与平时的急救相结合,达到了训练与实际工作不脱节的目的。
1.2以岗代训创新发展医院因地处边疆路况复杂,门急救与地方交警联动构成了协作关系,把提高应急快速救治能力训练与平时的交通事故,意外伤害救治,“黄金周”时段结合起来,将专业技能训练融于平时的工作中。把基础知识与急救技能,野外分类后送训练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了分类后送专业技术与训练的效能。
1.3改进参训成份军队医院连续缩编,为了适应形势必须改变训练方式,应急卫勤分队在抽组中采用了非现役和聘用人员,参训及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为平战结合工作儲备了力量[1]。在综合训练及实际工作中以不同形式采取了医护组合,做到训练与实际工作结合,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结合,贴近了非战时的操作流程。除了门急诊平时的急救分类后送实践外,在综合训练中还常模拟伤情,进行分析和操作治疗,突出了对分类后送人员综合素质的考核,解决了平时训练方法单一,与非战时分类后送需要脱节的问题。
2明确急救与非战时分类后送的主要流程
2.1明确分类组的主要任务及伤员的分类(1)分类的意义:伤员的分类贯穿于医疗后送的全过程,伤员在后送线上通过各级救治机构时要先进行分类,才能做到连续衔接、科学、安全。(2)分类基本要求:迅速,准确,先重后轻。(3)分类新方法:包括立即复苏级、立即手术级、延期手术级、轻病人级、期待医疗级。(4)分类组主要任务:对平时急救伤员及模拟训练中的伤者进行分类,现场紧急处置和后送。(5)分类目的:在最短时间内按伤情挂好分类牌,后送到各医疗组,以确保对伤员实施紧急合理的治疗,分类中要严格遵守“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2],使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对可能危及伤员生命的伤情,应按照“先救后分”或“边救边分”的原则,及时进行处理。
2.2明确合理分工原则分类组的急救医师主要负责检伤时的分类,紧急救治以及训练中的补填伤票。急救员主要负责伤员的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检查,挂好伤标与分类牌,做好伤病员登记。把伤情通过通讯方式迅速报告,组织并随同担架到各医疗组,对已到达分类场的伤员进行巡视,发现危重伤员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置。
2.3平时急救检伤分类中的重要顺序及分级对院前急救中出现的批量伤员尤其是急、危、重症者应争分夺秒做好检伤分类,首先迅速询问伤员或现场人员,了解伤情认真快速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等征象,尤其要高度关注有无腹腔脏器破裂的情况。通过全面检查迅速判断伤势程度。根据伤情可分为轻、中、重、死亡4个级别,统一使用分类标识牌,登统计应同时完成。根据“先重后轻,先救后治”原则实施救治。重伤者因生命危险导致呼吸、心率骤停因此必须立即抢救;中度伤应及时救治;轻伤者因生命体征平稳可随队后送。死亡者已无抢救必要,但应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在紧急处置同时挂好分类标识牌后必须及时后送。
3后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后送中应注意的重要事项伤病员后送是指将伤员从前方救治转入后方医院的运送过程,也是保证大批伤病员及时获得医疗救治的重要手段[3]。无论是在战时训练还是平时的急救中,为避免造成伤员的二次受伤,都必须保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牢固掌握好后送指征,“反指征”,伤病种类。尽早选择快速安全有效的后送工具,防止伤员在上下车途中因交通工具,道路颠簸和气候等原因造成机械性外伤或继发性出血,休克,加重伤情。尤其是脊柱伤伤员在急救时,应先固定后搬运尽量减少途中的搬动并尽早后送。搬运和后送中须用硬板担架,并采用二人平托或滚动法搬动伤员,以防搬运中造成脊髓损伤。尽量减少后送环节。先进的救护器材可有效防止伤员后送途中伤情加重。
3.2高原山区公路环境对后送时的影响云南高原多为山区,路况不好,弯急坡陡的简易公路及羊肠小道较多,遇雨季泥石流时常导致塌方,伤员在后送途中易被堵塞而影响及时后送。另外山区公路中只能用普通救护车运送,高原伤员在此种路况的后送途中易发生缺氧,寒冷,颠簸而导致伤情加重或二次致伤,给后送途中的组织运送方式增加了难度。故应尽量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短距离后送时主要是各种担架,中距离主要是各类轻型救护车。保持适宜的后送体位并做好途中的观察,护理与适宜治疗也同等重要[4]。总之,各种救治力量只有在平时急救技术及非战时训练,分类后送环节等方面做到连续衔接、科学、安全,才能使医疗分类后送时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因此,加强平时急救及在非军事行动下的医疗分类后送能力建设和训练,才能发挥出边疆军医院非战时伤员分类后送中的高效益。
【参考文献】
[1]段国方,吕宏迪,宋文书,等.联勤体制下提升医院应急卫勤分队保障能力的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4):478.
[2]宋永生,杨金宝,王绍天,等.医疗救护艇伤员分类演练的实践与探讨[J].人民军医,2011,54(5):366.
[3]张树华,王梅芳.论野战医院在未来应急作战中的使命[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2):81.
[4]张雁灵.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勤务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