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质量与安全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14-04-29 浏览次数:1095次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特色,是现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注射途径给药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对于一些危急重症患者,注射剂可迅速达到血液循环,药物在体内无需吸收过程,故起效快且无首过效应。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呼吸系统与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中药注射剂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中医药产业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所有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注射剂不良反应比例最高,高达75%[l]。清开灵、鱼腥草、复方丹参、穿琥宁、刺五加等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故屡见报道,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该现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管理。
一、从源头抓起,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管理与监督
1.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质量可控是药品安全有效的保证,注射剂尤其如此。关于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日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质量标准不能严格反应药品的疗效[2],药品是特殊的商品,须具有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可控性。如果质量标准不能严格反应以上几点标准,也就失去了其作为标准的意义。二是中药注射剂原料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中药材的一系列环节,包括产地、采收、炮制及制各工艺等因素均可影响注射剂的质量。质量标准不仅要加强对有效成分含量的要求,还应对药材的原植物及其用药部位与炮制过程进行合理的规范。如此方可确保注射剂质量的一致性。
2.加强药品的规范化生产中药注射剂的规范化生产除了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还需要对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质量等进行规范与监督。我国中药生产厂家较多,近几十年来虽有较快发展,但仍不能满足、适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要求。目前一些厂家生产工艺仍过于简单、粗糙,仅采用简单的水或者醇提的方法,且许多关键性的指标、技术参数未能得以规范与统一[3],导致中药注射剂易出现质量不过关、不稳定,批次间稳定性差、厂家间质量不一致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生产企业的监督与管理,研制中药注射剂应严格遵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规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注射剂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另外,相关部门应提高对中药注射剂药品监督的针对性与识别能力,严厉打击所谓的“高科技”作假。
二、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管理因其自身特点及制各工艺不规范,中药注射剂在储运过程中易发生失效、变质等质量问题,对其安全J眭与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甚至会产生有害物质。例如,某些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有的性质不稳定,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由于受震动、温度、湿度、日光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变色、混浊甚至沉淀或者玻璃容器出现裂纹等现象,如不注意观察,给患者使用后极易造成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储运过程有很大关系。相关部门应监督企业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叩)的要求对药品的经营、流通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药品出厂后稳定有效。另外,中药注射剂包装对产品的质量稳定也有重要作用,应加强对包装质量的监控以保障药品质量。安剖和西林瓶应符合药液或粉末性质的要求,所用材质应耐水、耐酸、耐碱,故选择内包装前应作耐酸、耐碱的实验,以防因玻璃脱片等问题影响注射剂的质量。
三、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医疗机构不仅要加强对药源的控制,还应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及其不良反应监测。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主要与患者体质、注射剂的成分因素、药物使用剂量、联合用药及药品贮藏与输液操作有关[4]。中药注射剂ADR以过敏反应居多,多见于过敏体质者,因此用药前应详细掌握病人的过敏史,用药后仔细观察病人的反应,以便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中药注射剂一般系指在中医药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或其他天然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功能主治用中医药术语或同时用中医药术语与相关的西医药术语联合表达的供注入人体内的各种无菌制剂。”因此,对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亦应遵照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原则,有是证方用是药。应严格执行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制度,严格掌握用药指征[5]。西医制剂的有效量、安全范围及治疗指数等参数一般较为明确,中药使用剂量多依据传统经验而定,超大剂量使用较为普遍。因此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特别注意控制给药剂量,严格按照剂量折算法进行给药。中药制剂成分较为复杂,中药制剂联合使用或者中、西药联合使用时,均易发生配伍变化,不但影响疗效,而且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用药安全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联合使用药物[6],即使必须联合用药,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间隔用药等。另外,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某些注射剂性质不稳定,在储运过程中会发生某些变化,如医护人员取药时不注意观察就给患者使用,极易引起有害反应。另外,某些输液操作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综上,笔者认为要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其生产、储运、临床使用的每一个环节,生产企业及各级医疗机构亦应做好自身的工作。在研制方面,应审慎立项,提高质量,完善中药材的质量评价体系,重视上市前的安全性评价,加强有害、致敏物质的监测,将动物安全性检查列入质量标准,加强辅料的安全性研究,在使用方面,应增强预防意识,合理、安全使用药物,以期提高中药注射剂疗效并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最低,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吴露露,孟国祥. 对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问题的探析[J].江苏卫生管理事业,2012,(23):45-47.
[2]张红东. 浅谈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的管理[J].黑龙江中医药,2011,(02):239-241.
[3]熊桃红,肖逢燕,朱舒文.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机合理应用[J].中国健康月刊,2010,(10):175-176.
[4]张晶,周富荣,王宝荣.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及有关问题评述[J].中国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12):67-70.
[5]刘义福,李新,李大全. 查看详情[J].山西医药杂志,2010,(12):1236.
[6]张淑云. 中药注射剂质量问题浅议[J].山东中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