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通腑汤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1094次
手术既是治疗的过程,也是创伤的过程,是妇科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因受到显露和手术操作的刺激,而正常生理蠕动功能受到抑制,肠管的蠕动消失。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有一个从停止到恢复的过程,一般包括肠停止蠕动、肠胀气、肠蠕动功能逐渐恢复、自动肛门排气、排便等阶段[1]。肠蠕动恢复过晚,肠道内会积存大量的气体和液体,使肠管扩张,张力增加,腹内压增大,从而影响患者的呼吸,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可能发生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理气通腑汤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及手术局部血淤引起的组织坏死,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口服理气通腑汤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情况与常规护理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妇科住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年龄20~56岁,平均38岁。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持续时间40~65.3 min。术前 12小时禁食、8小时禁饮,肠道准备方法相同均为术前2小时用肥皂水清洁灌肠;其中子宫全切除术10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 170例,卵巢肿瘤切除术50例,输卵管切除50例,子宫肌瘤剥除术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两组患者经病理诊断均为良性。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静脉补液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试验组:按腹部手术术后常规护理,术后24 h开始口服理气通腑汤治疗,药物有厚朴、枳壳、赤芍、桃仁、大黄各8 g,丹参、莱菔子、木香、陈皮各10 g。(汤剂由我院药剂科熬制)2次/d,200 ml/次,间隔8 h温服,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食物。对照组:按腹部手术术后常规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次数、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见表1。
3 讨论
妇科腹部手术后缩短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尽早恢复正常的进食功能,是患者恢复康复过程中重要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不采用任何方法促进排气,肛门排气的时间常需要48~72 h[2]。《张氏医通·诸血门》曰“盖气与血,两相维附,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血不得气则凝而不流。”中医认为腹部手术后患者属于气滞血瘀证,治疗宜行气通腑,活血化瘀。理气通腑汤方中以小承气汤为主,通里攻下,配以莱菔子、赤芍、丹参、桃仁,行气导滞,活血化瘀,同时佐以陈皮、木香,健脾行气。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早期排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液体输入,促使患者早期进食,有利于术后患者体能的恢复,减少了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意义[3]。妇科腹部手术后口服理气通腑汤可以促进患者肠蠕动恢复,从而缩短患者禁食时间,减少输液量,维持内环境稳定,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日进食,减少腹胀、肠粘连的发生,对患者早日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4 参考文献
[1] 熊 军,王尧华.中西医结合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临床研究 [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1):58.
[2]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
[3] 苗 利.理气通腑汤治疗妇科术后排气效果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1):11
[收稿日期:2013-02-28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