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药学》

创建《中药学》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想

发表时间:2012-12-11  浏览次数:906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孙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研室  150040

赵文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研室  150040

常椎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研室  150040

旺建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研室  150040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0.21.034 文章编号:1672-2779(2010)-21-0044-01

中药学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剂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它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和药学其它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中药学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而其教学模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本学科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优劣。

传统中药学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媒介,以板书为主要教学形式,这势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以往教学研究多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研究,但研究结果都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提高和改进,不能全方位地从根本上对教学模式有根本性的改进,因而最终不能根本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中药学》亟需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

《中药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探索,它的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师生互动的高度融合,形成保证和提高中药学教学水平与质量的立体融会贯通网络。其基本构想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 《中药学》教学内容的立体化构建

《中药学》教学内容比较庞杂,主要表现为总论部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个论部分药物种类繁多,药性、功效各自有别,又相互交叉。因此,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往往感到本门课程知识零散、逻辑性较差,内容难以把握,记忆起来相当麻烦,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药学》教学内容的立体化构建应在教学过程中从多角度,按照中药学自身的理论体系系统梳理教学内容,运用比较、归纳、对照的方法充分阐释每味药物的具体内容。例如:以性同、味同、归经同、功效同等为基点,阐述各药的区别和联系;对名称相近但用途不同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等等。这样,学生将会把每味药物的特点淋漓尽致在其头脑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将逐步建立起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

2 《中药学》教学方法的立体化构建

在《中药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而应针对不同讲授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准直观法、提问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单元教学法等。例如:在总论部分,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在药性理论部分,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在具体药物部分,主要采用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法联用的方式等。从而打破以往单一讲授法的教学模式,不再拘泥于笼而统之地为了突出某一教学法而不顾教学效果的僵化做法。

3 《中药学》教学手段的立体化构建

随着教学现代化的实施,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若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药药材实物饮片等引入中药学课堂,将使中药学教学由“静态”向“动态”发展,从“抽象”向“直观”发展,把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的内容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从视觉上极大满足,将枯燥的知识变成动态的、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形象的图片,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将中药原药材及中药学饮片以图片的形式形象地展示给同学,将煎药的过程以动态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同学面前,等等。

综上所述,《中药学》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建立涉及到教学手段、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等多方面的变革,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创建的全方位的教学新模式。此种教学模式把教师的教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的自学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放置到一个立体化的教学系统中去,势必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得到协调发展。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