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教学中“点”与“面”的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12-12-11 浏览次数:888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洪寅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教研室 310053
李越兰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教研室 310053
管家齐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教研室 310053
廖广辉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教研室 310053
宋捷民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教研室 310053
中药学是中医药专业学生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中医药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搞好该学科的教学,对学生继续学好其它中医药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临床遣方用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多年的中药学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重视中药学教学中“点”与“面”的问题,就是既重视该学科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强调突出重点,把握特点,这样,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今试就这一问题浅析己见。
1 中药学教学中的“面”
中药学和其它学科的知识一样,具有严密的系统性、逻辑性,它和相关学科以及本学科中章与章、节与节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本学科知识体系的规律,注重纵横联系,前后衔接。这就是中药学教学中的“面”。
首先,作为中药学这门学科,与中医理论及临床各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药理论是中医理论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讲授四气五味,离不开阴阳五行;阐述药物的归经,不能没有经络理论的基础。同时,掌握每一味药的功效、应用,主要是为临床服务的。学习中医临床各科,若没有扎实的中药知识,如同战士不能熟练使用武器;反之,陈述中药的功效、应用,离开了临床各科,就会成为“无的放矢”。其次,本学科与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以及中药的炮制、制剂等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味药均来源于一定的植物或动物、矿物;通过不同的炮制和制剂,能改变药物的性能,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增强药物的功能,便于临床应用。
除了与其它学科联系外,本门学科也有着内在的、严整的系统性。总论中,药性理论是核心,它直接指导着各论的各个章节。例如,在学了药性理论后,明确了“辛”味与“温”性药物的作用,了解了“辛温”药的一般特点,在学习“辛温”药性相关的解表药、温里药、理气药、活血药、开窍药、祛风湿药、化湿药这些章节药的功效及应用时,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各论中,各章节的前言部分,概述了本章药物的药性、功效、适应证、配伍及使用注意点等共同特点,是该章药的“灵魂”,掌握了它,该章节具体各药最主要的药性、功效及应用,往往大致能推断出来。
正由于本学科与中医药诸学科、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炮制和制剂等学科以及该学科本身的这种固有的联系,并且,前面学的知识往往是学习后面新知识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便无法真正掌握好后面的知识(学生死记硬背也能记牢一些知识,但不理解,不消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该学科的教学中,应重视纵横关系、新旧联系,以旧带新,缺漏补上,深化提高。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全面系统地钻研本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逻辑系统,弄清每一章节的纵横联系,熟悉自己所教的每一味药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当前的研究动向。这样,在课堂讲授中,就能够前后衔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从复习已学过知识中,很顺利地引导到新知识的学习,有时在讲授新知识时,运用有关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做到“温故而知新”。例如,讲授清热泻火药石膏时,在复习总论“寒凉”药特点的过程中,很顺利地引导到“大寒”之品石膏的性味、功效的学习;在讲授石膏应用的同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课程已学过的气分实热证,帮助学生理解其适应证。
第二,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其已学过的有关课程,摸清学生掌握的情况,使教师对学生已掌握和还未掌握的中医理论及其它方面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中医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不专门设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炮制、制剂等方面的课程,而中药类专业的学生,则中医理论诸方面课程开得较少,对于这些方面中存在的缺漏,在教学中,相关的要及时补充。
第三,在中药学教学中,擅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一个章节结束时,要注意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加以总结,并使学生以更高、更全面的观点来理解前面所学的内容,将知识融会贯通,逐步深化。例如,上完平肝息风药后,让学生回顾一下,本章药物中属“贝壳”类的药物与属“虫”类的药物,功效上各有何不同,然后加以分析,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得出“介类潜阳”、“虫类搜风”的论点。
2 中药学教学中的“点”
我们强调中药学知识的系统性,但是,并不是说在教学时要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无论从整本教材看,还是从一堂课内容看,在其系统的知识中,总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地了解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特点。
重点:中药学的重点是指教材中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因为中药学课程属于临床中药学范畴,学中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治疾病,因此,该学科的重点主要指临床中最常用的中药理论及药物。例如就总论而言,药性理论是重点,它始终贯穿于本学科的全过程,并指导我们去认识具体药物的功效及应用。就各论中诸章节而言,临床中最常用章节的药物是重点。如解表药、清热药、补虚药等为临床常用,是重点;而驱虫药、涌吐药、拔毒化腐生肌药等为临床少用,就非重点。每一章节中,该章节药物的共同特性(如性味、功效、主治等)以及代表药又是重点。如攻下药一节,该节共性为药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功效既能攻下通便又清热泻火,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内积之证,这是重点。而本节大黄是代表药,掌握了它的药性、功效、应用,举一反三,同节中相似泻下通便作用的芒硝、番泻叶、芦荟就很容易掌握,故大黄是重点。对于重点内容要重点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力求透彻地掌握,并能通过这些知识使学生全面理解相似特征的药物。
特点:目前使用的《中药学》(七版)教材介绍的常用中药就有二十一个章节的五百余味。仅从药物功效、应用上讲,每一味药又有若干项,并且,章与章以及每章中节与节之间的药物,有相同之处,有不同之点,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容易混淆,导致功用上“张冠李戴”。如何使学生较全面地熟悉和掌握其大部分药物各自的特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上述情况,善于抓特点,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着重运用比较法,通过相互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以利于学生掌握。当然这种比较不是盲目的,主要采用下面的方式。
章节之间比较:章节与章节之间功效某方面相同的加以比较。如与“除湿”作用相关的化湿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清热燥湿药之间比较异同点。其次,适应证方面相近的章节与章节比较,如主要用于脾胃病症状的温里药、理气药、化湿药比较。再次,药性某方面相同章节与章节比较,如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比较。
药物之间比较:主要比较性味、功效、应用的异同。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①药名接近比较:如白术与苍术,白芍与赤芍,石决明与决明子等。②功效相似比较:如柴胡、升麻、葛根,石膏与知母,龟板与鳖甲等。③同一药材炮制不同比较:如鲜生地、生地黄、熟地黄,生首乌与制首乌,生黄芪与炙黄芪等。④同一植物药用部位不同比较:如桂枝与肉桂,麻黄与麻黄根,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椹等。
中药学教学中“点”与“面”的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它们两者又是密切联系、辨证统一的。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合理运用。只有真正按照本学科自身的规律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