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现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12-11 浏览次数:936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刘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10046
吴承峰 曲阜中医药学校 273100
赵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10046
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教学法,是学生利用教师和书籍所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自己得出或发现有关原理或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1]。与传统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被教育者,而是从被教育者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引导被教育者自己去发现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其基本操作模式是:教师选定要由学生自我发现的问题(理论知识)→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学习、研究活动,提出假设→从理论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开展辩论→总结,提取一般概念、原理(发现新的理论知识)。
中药学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其所述内容繁多,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学生普遍反映易懂难记,学习过程中往往有厌学、畏难情绪。因此,掌握多种教学方法,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是教好《中药学》的关键所在,尤其是针对高等院校中医临床各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发现教学”理论,确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略陈如下,与同道共飨。
1 发现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1.1 培养学生思考意识 创设发现问题情境 在发现教学法中,教师是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氛围,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尽可能安排一些富于发现的场景和机会,揭示一些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指导如何观察、对比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其中,创设发现情境是最重要的,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成为“发现”的情境,制定出具体要求。发现情境创设得好,对学生的发现才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这种发现的情境往往是通过设疑、激发困惑、引发心理矛盾而形成,最终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讲到药性理论中有关归经理论确定的依据,教材指出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从药物的实际疗效观察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其中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故中医有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之不同,因而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或侧重于经络,或侧重于脏腑。这样一来,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所不同。并举羌活、泽泻为例,二药皆归膀胱经,但一为解表药,一为利水药,其功效主治有很大不同,原因何在?学生兴趣大增,通过翻阅教材,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羌活解表散寒,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之证,其归膀胱经,是依据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泽泻利水渗湿,主要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其归膀胱经,是指膀胱之腑。二药虽都归膀胱经,但两者包含的意义是不同的。
1.2 适当予以启发引导 促进发现过程迁移 尽管发现教学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但学生的这种探究发现并不会任意、自由和随心所欲。因此发现能否取得实效,教师的善于引导也很关键。另一方面,教师的引导不能太具体,应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给学生以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创造的思维空间。现在普遍主张采取有引导的发现法,即在拟定问题的途径或提出假设时,教师可以适当给以提示,以便相机诱导,适时启发,促进发现过程的迁移。
中药学教材中有很多同科同属植物,其药性、功效、适应证之间也有相似之处。如讲到清肺化痰药马兜铃如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反应时,让学生课后总结前面所学药物哪些属于同科植物?是否具有类似特点?原因何在?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举出教材中马兜铃科的植物有细辛、关木通、木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寻骨风等,其中细辛有小毒,关木通有毒,其余四味药虽然没有毒性,但均有用量过大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或其他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究其原因是马兜铃科植物均含有马兜铃酸,它是引起肾毒性的主要成分,俗称马兜铃酸肾病。再如五加科植物五加皮、三七、人参、西洋参、刺五加等均有补益之功,而植物种子多有明目功效,种仁多能通便,植物藤茎多具通络止痛之功,诸如此类。学生通过类似比较,可以纲举目张,举一反三,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学习中药,不但能够从功效角度把握各类药物,而且能够从植物学分类角度认识、比较药物,两条线交叉使用,记忆更牢,真正做到灵活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1.3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激励动手解决问题 发现法对教师是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则是一种学习方法。因而在引导、启发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不仅可以发现问题,并且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也可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并且将中药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等。
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除课堂授课外,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各种机会,以提高学生认识、掌握、使用中药的能力。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熟记了所学药物的理论知识后,就会对实际的药物产生更强烈的渴求一见、一用的求知欲,趁机带领学生定期到学校标本室、药用植物园及校园后山参观,充分利用药物标本及实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利用各种医疗实践机会,指导学生制作简单、实用的药茶、药粥、药酒、香囊等,体会用药所带来的的乐趣。同时,正确引导学生查看一些历代医家记载、现代药学研究,使学生在博览群书之中更能增加学习兴趣,对掌握中药学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1.4 引导学生延伸问题 概括证实所得结论 发现教学法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案,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特点、学科性质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严密组织,灵活实施,不要固定于一个程序,一个模式,要因势利导,以善变应千变。最终根据思考总结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中药学内容繁多,其中尤以中药的功效最为重要,然对于一些看似相近而实际含义不同的药物功效,更应让学生掌握其实质区别,才能真正理解其主治病证。如与“火”有关的功效有清热泻火、滋阴降火、补火助阳、引火归原、引火下行之异,与“毒”有关的有解毒、攻毒、托毒、拔毒之分,与“阳”有关的有升阳、通阳、回阳、潜阳、补阳之别,与“肝”有关的有疏肝、清肝、平肝、养肝、柔肝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努力,既要温习基础理论中的相关内容,又要将其与中药理论相结合,不断提炼升华,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的学习,既引导学生注意可能未曾思考过的问题,又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分析鉴别的能力。
2 发现教学法的优越性
发现教学法的核心和精髓就是要求被教育者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发现”的“积极学习”,其优越性可总结为以下五点:①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智慧潜力,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内在动机;③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的兴奋感、自信心和学习、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的技巧;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及协作意识,营造师生和睦氛围;⑤发现学习的结果有利于学生记忆的保持,提高创造智慧的能力。有鉴于此,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适度、灵活运用发现教学法,把探究机会交给学生,确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为学生所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 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5(1):156.
(本文校对:张文娟 收稿日期: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