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药学》

川芎嗪治疗儿童寒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2-12-21  浏览次数:913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杨京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阳荣秀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邓国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辨证论治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明显,采用川芎嗪静脉滴注(静滴)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寒性哮喘,临床疗效肯定。笔者拟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客观评价川芎嗪静滴治疗儿童寒性哮喘的疗效,并通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探讨其作用机理,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1】。

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2】中哮喘发作期的证治分类标准,辨证为寒性哮喘。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发作期分度为轻、中度者;②中医证型属寒性哮喘者;③年龄在1个月~14岁;④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受试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②非急性发作期者;③哮喘急性发作期分度为重度及危重度者;④本次急性发作使用过氨茶碱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者。

1.5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04年8月~2007年8月我院住院患儿,共7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3.5岁;病程1~10d,平均2.5d;轻度发作19例,中度发作16例;全部病例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其中12例肺部可闻及水泡音;血中白细胞数<10×109/L30例,≥10×109/L5例;胸部X线检查合并肺炎表现者4例;中医辨证均为寒性哮喘。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3.67岁;病程1~10d,平均3.2d;轻度发作20例,中度发作15例;全部病例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其中10例肺部可闻及水泡音;血中白细胞数<10×109/L 29例,≥10×109/L 6例;胸部X线检查合并肺炎表现者4例;中医辨证均为寒性哮喘。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肺部体征、病情严重程度、胸部X线改变、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正常组30例选自2004年8月~2007年8月来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年龄6~14岁。

2 治疗及研究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轻度发作: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用万托林雾化溶液2.5mg/次,1h最多可用3次。上述处理反应不完全即为中度发作:加用强的松口服1mg·kg-1·d-1;必要时吸氧。入选病例如果明确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口服或静滴。

2.2 治疗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北京市永康制药厂,批号:0409141),每次2mg/kg,每天1次,静脉滴注。两组均以5~7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2.3 观察指标 包括两组总体疗效(总有效率和治愈率);主要症状学指标:喘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夜间睡眠障碍缓解时间;血清免疫学指标IFNγ、IL4。

2.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哮喘的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哮喘平息,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好转:哮喘减轻,听诊偶有哮鸣音;未愈:哮喘发作症状无改善。

2.5 统计学方法 用华西医科大学PEMS3.1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总有效率组间比较采用2×2表卡方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表1结果表明,总有效率、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7.14%、88.57%,对照组分别为88.57%、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1 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统计方法:卡方检验;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

3.2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 表2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喘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3 两组夜间睡眠障碍缓解时间比较 表3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夜间睡眠障碍缓解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4 两组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及与正常组血清IFNγ、IL4比较 表4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哮喘患儿与正常组IFNγ、IL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IFNγ、IL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仅有IL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FNγ、IL4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2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 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表3 两组患儿夜间睡眠障碍缓解时间比较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表4 两组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及与正常组血清IFNγ、IL4比较统计方法:t检验;①P<0.05,②P<0.01,与正常组比较;③P<0.01,与治疗前比较;④P<0.05,与对照组比较

4 讨论

哮喘总的病机为痰、虚、瘀,痰瘀互结尤其是哮喘发作期的主要病机,治疗应痰瘀并重,治痰活血并用。正如《读医随笔》所言:"痰为血类,停痰与瘀血同治"。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出"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笔者在临床发现,对于寒性哮喘选用川芎嗪静脉滴注常可取得满意疗效。中医认为,川芎辛香行散,为血中之气药,能通达气血。本研究根据中医理论,在总结前人临床应用活血平喘法治疗哮喘经验的基础上,选用川芎嗪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证属寒性的患儿,结果显示川芎嗪可明显缓解咳喘、哮鸣音、夜间睡眠障碍等症状,缩短病程。

在支气管哮喘慢性气道炎症形成过程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功能失衡是主要原因,TH1/TH2消长变化是支气管哮喘机体免疫调节的基本方式。TH2细胞分泌的IL4是产生IgE必不可少的因子,同时也使CD23表达升高,对IgE的合成起上调作用。此外,在气道炎症方面,IL4可使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l)的表达上调,从而使炎性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TH1细胞分泌的IFNγ则起着相反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二者互相制约,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而哮喘患者体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IFNγ/IL4水平处于失衡状态,即IFNγ产生减少和IL4过量,导致IgE升高,在哮喘的病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4-5]。金蕊等[6]研究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大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降低哮喘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IL4和IL13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性差异;川芎嗪大剂量组降低IL4的作用与川芎嗪小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川芎嗪大剂量组降低IL13的作用优于川芎嗪小剂量组;提示川芎嗪通过抑制IL4和IL13的水平而抑制哮喘气道炎症,故考虑川芎嗪具有抑制哮喘TH2细胞亚群优势反应和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组儿童比较,处于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清IFNγ水平降低,而IL4水平升高,说明了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TH亚群存在着明显失衡。经治疗后,选用川芎嗪的治疗组IL4水平下调及IFNγ水平上调均较对照组明显,由此推测川芎嗪可调节THl/TH2细胞之间平衡,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科协作组.2000年与1990年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的调查比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7(2):112.

[2]汪受传. 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7.

[4] HofstraC L,Van Ark J,Hofimang,et al.Different effect of endogenous and esogenous interferon gamma on immunoglobulin E, cellular infiltration, and airway responsiveness in amurine model of allergy asthma[J].Am J Respir Cell Mol,1998,19(5):82.

[5]董蔚,盛军,浦燕艳,等.哮喘患儿细胞内IL4 IFN-γ和血清IgE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2):119.

[6]金蕊,杨莉,陈径,等.川芎嗪对哮喘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医,2006,34(5):32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