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囊肿性痤疮64例
发表时间:2014-05-21 浏览次数:1076次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在皮肤科病人中多见于和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囊肿性痤疮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痤疮,易发生明显瘢痕[1],影响美观,给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了心理压力。为了提高囊肿性痤疮的治愈率,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我们于2001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64例囊肿性痤疮病人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选取门诊及住院的64例囊肿性痤疮病人,其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18~32岁,平均25岁。1.2 方法1.2.1 全身用药:常规口服甲硝唑片、甲氰咪胍片、维生素B 6片。1.2.2 局部治疗:常规消毒皮肤,用粉刺挤压器清除囊肿性痤疮内容物。将林可霉素适量,用电子导入法导入病损部位;再用中药痤疮散(组方:黄柏15g、大黄10g、黄芩15g、黄芪15g、硫磺10g、甘草20g、苦参10g、五倍子10g粉碎,过100目筛)倒膜,每日1次,每次30min,7天为一疗程。取膜后根据囊肿大小,在囊内注入糜蛋白酶40mg、林可霉素0.6 g、强的松龙0.5ml、利多卡因0.5ml的混合液适量,2日1次。2 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囊肿性痤疮,第一个疗程治愈31例(48.4%),第二个疗程治愈24例(37.5%),第三个疗程治愈9例(14.1%),有效率100%。但有6例患者囊肿性痤疮治愈后面部留有小瘢痕。3 讨论西医认为囊肿性痤疮[1]发病由雄性激素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PA)等微生物感染、免疫因素及饮食、精神等因素引起,为痤疮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治疗宜采取抗雄性激素、抑制皮脂腺分泌、抗菌消炎、角质剥离、清除变性坏死组织,以及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供、促进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增强组织修复能力,达到加速囊肿愈合的目的。根据该治疗原则,我们采用甲硝唑、甲氰咪胍、维生素B 6、糜蛋白酶、林可霉素、强的松龙等综合治疗方案,取得了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学认为痤疮多由肺热、血热致脾胃积热,上蕴皮肤所致。治则应以清肺胃热、凉血解毒、活血散结为主。本治疗方案中,中药[2-3]组方黄柏、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止痛作用;黄芪可补气生血、扶正祛邪、托毒排脓、生肌敛疮;大黄可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苦参可清热解毒、杀虫利水;五倍子有收敛作用;硫磺能止痒、杀虫;甘草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现代医学研究证实[2]:黄芪不但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力、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小板黏附力、减少血栓形成,同时也具有较广的抗菌作用;黄柏有抗炎、保护血小板、促进皮下渗血吸收和抗溃疡等作用;黄芩有较强抑菌、抗凝血、抗氧化、抗过敏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功效;五倍子、大黄有抗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苦参可抗菌、抗炎、抗过敏;甘草有抗溃疡、镇痛、抗菌、抗炎和抗过敏等作用。诸药合用,共起清肺胃热、凉血解毒、活血散结作用,以达到治疗囊肿性痤疮的目的。由于囊肿性痤疮发病与精神、饮食、某些化学因子等有关[1],因此,皮肤科医生在治疗囊肿性痤疮时应嘱咐患者尽量减轻心理压力,避免情绪紧张,按时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同时为减少改变表面脂类成分或增加皮脂产生的机会,应限制脂肪、糖类等物质的摄入量;注意局部皮肤清洁,减少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以降低囊肿性痤疮的发病率和复发机会。中西医结合治疗囊肿性痤疮的方法具有疗程短、副作用小、形成瘢痕机会少、疗效好、经济实用等优点,因此,易于病人接受;同时治疗方法及用药方便、操作简单,非常适合基层医疗单位推广普及应用。【参考文献】[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938[2] 张廷模.中药学(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 287~325[3] 徐国钧. 中草药彩色图谱(修订本)[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