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医学》

独活寄生汤加味内服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发表时间:2012-12-13  浏览次数:1032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吴国芬  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 富阳 311400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膝关节骨关节炎已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虽非危急病症,但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却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自2001年以来,笔者应用中药内服外治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3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36例,男性126例,女性110例,50~59岁85例,60岁以上151例,平均65.9岁。双膝发病为120例,左膝发病35例,右膝发病81例,膝关节积液肿胀者86例,其中反复积液21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2周;有明显外伤史65例,无外伤史171例。症状、体征:患者以膝关节酸痛,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诉。其中189例在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156例表现为患膝处于某一位置过久后感到疼痛明显,适度活动后疼痛减轻,128例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79例不能正常下蹲。临床检查196例患膝有磨擦感;X线检查211例有不同程度赘骨形成,关节间隙度窄,或骨质疏松等。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内服 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药用独活9g,桑寄生15g,杜仲15g,川牛膝15g,细辛3g,秦艽9g,茯苓15g,肉桂6g,防风6g,川芎6g,党参15g,当归6g,芍药10g,干地黄10g,甘草6g,运用时随症加味,痛甚者加制川乌5g,蜈蚣2条;寒湿甚者加桂枝8g,苍术15g;肿胀甚者加车前子15g,土茯苓50g,萆薢15g;骨质疏松明显者加金狗脊15g,海螵蛸15g,淮山药15g。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2.2 中药外洗 上述药物经二次煎汁内服后,将剩余药渣装入布袋内,放入盆中再加水约1500ml,加热煮沸20min后,加入少量黄酒,趁热熏洗膝关节,边洗边在患膝按摩,待温度适宜时再将药袋放置于膝关节进行热熨。每日熏洗1次,每次20min。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及生活。显效:各项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能基本胜任原工作及独立生活,但劳累后仍有不适和隐痛感。有效:症状有所减轻,关节病痛轻微,功能活动有一定恢复。无效:各项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疼痛无减轻,关节活动无好转。

3.2 结果 连续服药1~6个疗程,随访6~12个月,本组236例,治愈145例(61.4%),显效48例(20.4%),有效31例(13.1%),无效12例(5.1%),总有效率为94.9%。

4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中老年患者为多,其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中医属“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肝肾两虚,筋骨失荣,加之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风为百病之始,寒湿之邪往往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寒湿为阴邪,易阻于经络,留于肌肉关节,致肿痛,屈伸不利。《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日久筋骨失去濡养,关节活动不利或增生变形。方中独活、细辛、秦艽、防风长于祛风湿、止痹痛,肉桂散寒邪,温血脉,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而牛膝又为引经信使,引诸药下行,党参、茯苓、地黄、芍药、当归、甘草补肾活血健脾,扶助正气。诸药相伍,使风寒湿邪俱除,气血充足,肝肾强健,痹痛得以缓解。

现代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慢性的磨损,关节部位受力状态的改变及内分泌的变化,同时膝关节有负重大、活动幅度大、受伤机会多等特点。因此膝关节比其它关节更易出现骨质增生现象。但对老年人来说,骨的退行性改变是人体发展过程客观规律的表现,如长期的磨擦、撞击,可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充血、炎性渗出及代谢产物的堆积,

使神经感受器刺激,产生疼痛感。此外肥胖也常常诱发本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选用非甾体类药物,但这些药物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消化道溃疡等。而作者在通过中药内服后,辅以药液外洗,当药液紧贴于皮肤表面时,其内的药物可以借助热力,通过皮肤向深部软组织渗透,使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局部血液量增加,使堆积在组织中的代谢物质加速排泄,减轻局部的炎性渗出,水肿等,从而达到舒筋、活血、止痛的目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