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推拿与肌肉力量技术结合对疑难肩周炎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2-12-17 浏览次数:1101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徐德强兴安盟人民医院 134700
陈丽芬兴安盟人民医院 134700
笔者长期从事中医推拿工作,于2005年购得《骨科疾病的矫形按摩》(Thomas Hendrickson著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接触了肌肉力量技术(MET),并运用到临床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仅是疑难肩周炎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是骨科康复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方法颇多,推拿是最常用的方法。大部分患者可很快治愈,但也有部分患者迁延不愈,长期疼痛,关节受限生活不便。有人提出此病可自愈,实际患者可能疼痛减轻了,但肩的功能有很大的丧失。其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传统认识有如下几种。
1致病因素
1.1退变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液囊等所有机体组织,都有一个自然退变过程,这也是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的原因。
1.2炎症改变:任何有关盂肱关节附近结构的炎症改变,均可成为导致肩周炎的诱发原因。
1.3环境因素:主要是风、寒、湿侵袭,尤其是老年人,组织退变、适应能力下降、反应迟钝,风寒湿之邪侵袭肩部软组织,可造成局部血液流速变慢、温度升高,可使毛细血管的渗出增多,这样可引起和加重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改变,使肩部对承受外力的功能下降,引起和加重肩周炎的发病。
1.4其它疾病因素:由于颈椎病、心脏病、肺尖癌、膈下疾病等及肩肌痉挛,肩部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脱位、上肢骨折等,使肩关节长期固定,肩关节功能锻炼缺乏,从而发生活动受限和肩关节黏连。
1.5Thomas Hendrickson综合多位学者的研究几个观点:①关节的稳定性降低:驼背,能够使关节囊上部的紧张丧失,使肩轴肌肉必须保持持续的收缩,稳定上臂。这也可能造成疲劳和退化。稳定肩胛骨肌肉的减弱,尤其是前锯肌和中,下斜方肌。②肩部肌肉的失调:存在高肌张力和逐渐变短的肌肉如:胸锁乳突肌,胸小肌,上斜方肌等;神经抑制或减弱的肌肉如:深部颈屈肌,上肢伸肌群。③肩部肌肉体位性的失用:由于关节的稳定性降低,肩部肌肉的失调,肩部关节结,韧带、肌肉失去正常解剖结构,导致局部组织的缺血,退变的加重,炎症的产生。例如:肱二头肌腱在结间沟纵向滑动,当左右力不平衡就出现肱二头肌腱与结间沟的摩擦加重,产生激惹,出现炎症反应。
2传统推拿法操作手法:a.取仰卧位,患肢微外展,并屈肘90°,医者一手握其腕部,另一手施滚法于肩前部、上臂内侧部及三角肌部。两手协调配合,使肩关节做旋内和旋外活动。b.坐位,医者一手在患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滚法,另一手可配合患肢被动的后伸旋内,并屈肘使手背沿着脊柱向上抬。要注意上抬的动作必须稳而缓和,幅度逐渐加大,切忌动作粗暴,以免引起剧烈疼痛,使患者不堪忍受。c.医者站于患侧后方,依次按揉肩井、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各穴。夜间痛者,天宗穴可作重点按揉。d.医者站在患侧,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接着再做患臂内收扳动: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腹部紧贴患者背部以稳住身体,然后用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肘向健侧肩关节方向扳动。本法适用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明显者。e.肩关节后伸扳法:医者站在患侧前外方,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另一手扶住健侧背部用握腕之手将患臂由前向后扳动,尽可能使之后伸,幅度可逐渐增大。f.肩关节后伸旋内扳法:医者站于患者健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健侧肩部,防止患者上身前倾,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从背后将患肢向健侧牵拉。一放一紧,逐渐用力加大活动范围。此法适用于肩关节内旋障碍明显者。
3肌肉力量技术(MET)
3.1实施等长收缩后放松肌肉力量技术来提高外展位外旋。目的:增加内旋肌的长度和关节活动范围。在慢性肩部疾病,患者的肩部充分外展和外旋的功能减退。这种按摩对于改进这些疾病问题是一种舒适的方法。体位:患者仰卧,足平放在按摩床上,下腰部紧贴在床上,如果手臂不能很舒适地达到最大阻力的位置,让患者手指交叉放于头下,与头部成45°角,你的手掌放在患者肘部。动作:当你试图将肘部压向枕头或按摩床时,嘱患者抵制。家庭锻炼:增加肩部的关节活动度,让患者在家中做如下练习:患者将肘部拉向枕头持5秒,放松,重复3~5次。
3.2实施离心性收缩肌肉力量技术,提高肩部的上举动作。注意:不能对老年人使用!目的:有助于缓解关节囊前部的黏连,因为在冻结肩中,肩部的上举动作是一个最主要的丧失。体位:仰卧位,将患者的手臂举起放到一个舒适的限度,握住肱骨远端,将另一只手放在前臂。动作:试图用一般程度的压力将手臂移动过头部,让患者抵抗。告诉患者:“顺应我的力度,如果没有疼痛,允许我慢慢地移动你的手臂。”慢慢移动手臂到无痛的界限约10秒,然后放松。但是要保持手臂在这个新的范围没有疼痛,如果疼痛,轻轻送回。重复3~5次,放下手臂。再重复这个动作3~5次。
3.3在侧卧位用收缩放松和交互抑制肌肉力量技术。按摩肩胛骨后部肌肉。目的:减少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的高张力,在做完肌肉力量技术之后,让患者保持一个可以进行按摩的体位。体位:患者侧卧位,将患者手臂放于身体侧面并屈曲90°。治疗师一只手放于患者肘部稳定手臂,另一只手放于前臂远端。动作:当你向下压前臂远端时,让患者抵抗5秒钟。令大圆肌收缩,它是手臂的内旋肌,当你向上拉动前臂远端时,让患者抵抗5秒钟。重复这两个步骤数次。根据需要,可在治疗中反复使用。
3.4采用肌肉力量技术促进盂肱关节向下的滑动。目的:减少肩部肌肉的高张力,减轻疼痛,并且伸展关节囊。体位:患者仰卧,将患侧手臂放在身边。按摩师站立,面向头45°位置,用上肢和躯干夹住患者前臂,保持住这个位置。将另一只手放在患者腋窝稳定肩部,另一只手握住肱骨远端。动作:患者完全放松。按摩师旋转身体离开按摩床时,用起稳定作用的手向头部的方向轻轻挤压,轻柔地拉动肱骨向下(朝向脚部)持续30~90秒。另一种方法:这种肌肉力量技术动作是患者坐位时进行。脱掉鞋子,并且将你的脚放在患者腋窝,握住前臂远端,身体后倾牵引患者手臂30~90秒。肌肉力量技术(MET)对肩部内旋肌群,外旋肌群,胸大肌,胸小肌,冈上肌的训练均有方法,本文不再太多论述。两种方法可分开使用,笔者认为在治疗过程中穿插使用效果更佳,如在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摇动后实施等长收缩后放松肌肉力量技术来提高外展位外旋训练,在肩关节后伸旋内扳法后采用肌肉力量技术促进盂肱关节向下的滑动训练。
4讨论
推拿着眼于骨运动与软组织松解.主要属关节囊外手法,对肩关节囊外软组织的黏连有其独特的松解作用,推拿手法中滚法,指禅推法,揉法等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滑利关节,缓解痉挛,松解黏连等功能,对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视野的开阔,我们同样要引进,创新。Thomas Hendrickson就引用了中国的太极和气,他更结合了现代的力学,生理,病理,对肩周炎的发生发展提出一个新的认识,通过MET提高人的整体力线结构,以至肩部的稳定性,调整肌肉的失调,使肩部的骨骼,肌肉回到生理的位置,两种方法的结合正体现整体观念,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疑难肩周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