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谱UVB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827次
我科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商品名:金纽尔,江苏圣宝罗药业有限公司)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39例门诊患者均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133例,女106例,年龄25~65岁,平均40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2.8年。所有患者治疗前1个月内未系统用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维A酸及其他药物;治疗前2周未外用糖皮质激素和维A酸制剂;无严重心、肝、肾等内脏器官疾病史与无光敏史;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均正常;女性患者均非妊娠或哺乳期。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1例,对照组118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期分别进行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德国Waldmann公司生产的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仪,波长峰为311 nm。
1.2方法:治疗组每晚于皮损处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同时隔日一次全身行NB-UVB照射。照射距离为15~20 cm。起始剂量:3型皮肤为0.3~0.5 J/cm2, 4型皮肤为0.5~0.7 J/cm2,以后每次递增20%,如有轻微红斑、瘙痒,下次治疗剂量增加10%或不变,直至症状消失,如有疼痛性红斑,则停止照射,直至红斑消失,再次照射时剂量减少15%。治疗中UV目镜保护眼睛,男性应用不透明织物保护阴部。取得满意效果后可每周照射一次,总治疗时间为8周。对照组单纯使用NB-UVB照射,方法同治疗组。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不再使用其他药物。每周随访1次,观察不良反应。
1.3疗效评定标准:按红斑、浸润、鳞屑及皮损面积进行PASI评分值[2],再计算PASI下降指数。PASI下降指数=(治疗前PASI评分-治疗后PASI评分)/治疗前PASI评分×100%。疗效评价标准:PASI下降指数≥90%为临床基本治愈,90%>PASI下降指数≥60%为显效,60%>PASI下降指数≥20%为进步,PASI下降指数<20%为无效。痊愈率=(基本治愈例数/病例总数)×100%,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效例数)/病例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临床资料中的平均年龄和病程用t检验,治疗结果为数据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见表1。两组痊愈率差异非常显著(χ2=14.39,P<0.01),两组有效率差异亦非常显著(χ2=7.01,P <0.0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基本治愈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12198176095.04对照组118693118084.75
2.2不良反应:治疗组基本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潮红、灼热、瘙痒、脱屑等,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银屑病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19%-3%,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主。本病病因复杂,多数认为与遗传、病毒细菌感染、精神因素、外伤、饮食、代谢障碍及免疫等因素有关[1]。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且有不良反应,所以如何能较快有效缓解皮损,且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热点。
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波长在311~313 nm中波窄谱紫外线对银屑病的治疗最有效,红斑效应相对较少,无明显不良反应且缓解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好[3]。主要机制是诱导皮损中浸润T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因子及促进骨化三醇的合成[4]。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15 g)的主要成分为丙酸氯倍他索7.5 mg与维A酸3.75 mg的复方制剂,油脂型基质的黄色软膏。丙酸氯倍他索能抑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及T细胞增殖,抑制白介素1、2、6、8生成抑制白细胞趋化性;全反式维A酸能抑制表皮I型转谷酰胺酶,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同时也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抑制白细胞趋化性[5]。两主要成分药效有相加作用。
笔者联合这两种方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用NB-UVB照射,皮疹消退快,减少NB-UVB的累积剂量,提高了安全性。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能减少NB-UVB照射引起的皮肤干燥、脱屑等,联合应用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笔者认为对于面积较小、较局限(皮损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30%)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NB-UVB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4参考文献
[1]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08-1025.
[2]邵长庚.银屑病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2):127.
[3]凌才英,冯国琴.窄谱中波紫外线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17):3568.
[4]陈美华,孙清.窄谱清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5):414.
[5]周欣,张锡宝.维A酸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现状与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11):706.
[收稿日期:2013-01-21编校: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