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诊断误漏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9-17 浏览次数:1053次
作者:王丽英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平川区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诊断误漏诊原因,提高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4例经手术证实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11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并内出血患者,超声发现腹腔积液113例,对内出血的检出率99.1%;脏器损伤误漏诊21例,误漏诊率18.4%,其中以空腔脏器损伤及联合脏器损伤误漏诊几率较大。结论:①超声检查作为腹部闭合性损伤首选检查方法,有着极高的诊断价值,对鉴别休克原因,早期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有很重要的意义。②由于超声波的特性,对气体的穿透能力较差,造成对空腔脏器检查的困难,胃肠损伤超声诊断较易误、漏诊。
【关键词】 腹部脏器损伤 超声诊断 误漏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近年来经我院120急诊收住并已手术证实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14例,男83例,女31例,年龄18~81岁,平均36.7岁。受伤原因以车祸伤居多,其次为矿挤压伤、坠落伤、斗殴伤。
方法:EUB-315型B超仪,SSA-550A型彩超,床旁仪器SDL-32型便携式B超仪,探头频率3.5~4.6MHz。腹部常规超声检查,因患者多合并头颅、四肢、脊柱等外伤,不易搬动,故多于急诊推车上进行检查,取平卧位,通过检查医师及设备位置移动对患者进行全面、迅速、多脏器、多切面检查,对着力点进行重点扫查,首先了解有无腹腔积液,对发现积液者,仔细寻找脏器破损情况。
结 果
11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并内出血,超声提示腹腔积液113例,对内出血的检出率99.1%;脏器损伤总符合率81.6%,误漏诊21例,误漏诊率18.4%,其中空腔脏器损伤误漏诊率71.4%。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见表1。
讨 论
腹部损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1],需要快速准确做出判断,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实质性脏器损伤:①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以脾脏损伤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居各脏器损伤之首,肝脏居第二位。本组肝脾损伤95例,误漏诊9例,误漏诊率9.5%,诊断符合率90.5%。②肾脏、胰腺属腹膜后位器官,位置较深,且肾周围有脂肪层缓冲,胰腺前方有胃等脏器遮盖,后方有脊柱保护,发生损伤的几率较少。
空腔脏器损伤:①胃肠损伤包括胃肠挫伤和胃肠破裂。但由于超声波的特性,对气体的穿透能力极差,几乎99.94%的超声波被折返[2],形成折返之气体强回声,从而掩盖了对损伤部位的辨认,诊断较为困难。②膀胱在充盈状态下超声对破裂口的显示较为直观,往往由于破裂后尿液外溢而无法观察。本组仅1例为膀胱破裂合并小肠破裂,超声仅提示腹腔中等量积液,肠破裂可能,膀胱破裂漏诊。
腹膜后血肿和肠系膜损伤、血管破裂:腹膜后间隙疏松,与肾围脂肪囊相通,十二指肠、肾、胰腺以及腹腔后血管损伤出血后易进入腹膜后间隙形成血肿,超声诊断腹腔后液性肿块较容易,但鉴别其来源常较为困难。
综上所述,误漏诊主要原因:①客观上因空腔脏器受气体干扰诊断较实质脏器难度大,主观上对空腔脏器损伤认识不足,未能注意到空腔脏器损伤引起的间接征象,如气体外溢引起的肝脾境界缩小,膈下、肝前或肠间隙明亮的气体多重反射等腹腔游离气体征象,腹痛拒按,腹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②以腹部多脏器损伤及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昏迷不能诉说的病人易漏诊。③损伤范围小,出血量少,腹部症状较轻的病人以及内脏隐匿性和迟发性破裂,早期因缺乏特征性声像图改变,缺少跟踪观察而致漏诊。④腹部外伤属临床急症,为急诊超声检查,往往因餐后胃肠道内大量肠气干扰,图像显示不佳。另一方面与患者病情危重,不能有效配合(如深呼吸,体位改变等)以及操作者技术水平、责任心不强有关。⑤对重症监护、骨折等不易搬动的患者多行床头B超,因便携式超声仪分辨率低,白天病房光线强,无良好遮光设施,图像效果差也是导致漏诊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吴强,邵力飞,孙甘宇.腹部闭合性损伤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0,2⑵:119.
2 钱家玲.B型超声在腹部外伤的应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6,2(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