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1662名知识分子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现况研究

发表时间:2011-06-13  浏览次数:384次

   作者:刘平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医院内科,安徽合肥 230009

   关键词: 心血管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它们彼此促进,相互发展。为了解知识分子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及相互关系,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现对2004年在合肥工业大学医院体检的1662名知识分子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10月在该院体检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实际参检人数1662人,其中男性1130人,女性532人,男女性别比为2.12∶1,年龄最大86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56.87±13.00岁。

  1.2 方法 此次体检采取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所有受检者均禁食12h,于清晨抽取静脉血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并做心电图、B超等检查。体检资料输入计算机统计 分析,差异性检验采用χ 2 检验。

  1.3 诊断标准 高血压判定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的标准 [1] 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2w内服用降压药者;高血糖判定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 [2] ,高空腹血糖定义为≥6.11mmol/L;血脂异常判定标准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3] ,高胆固醇血症为胆固醇≥5.2mmol/L,高甘油三脂为甘油三脂≥1.7mmol/L;超重和肥胖按体重指数(体重/身高 2 )判定,≥24为超重,≥28为肥胖 [4] 。

  2 结果

  2.1 患病率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7.80%、15.76%、43.98%、21.36%,明显高于有关文献报道:我国11省市35~64岁人群中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8%、19%、28%、和6% [5] 。可能与此次体检的人员结构及知识分子工作性质有关。

  2.2 高血压 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1.50%和19.92%,男女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以上组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或P<0.01),40岁以下组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662名知识分子不同性别、年龄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患病率(略)

  Table1 Main dangerous factors and incidenc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or1662intellectuals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age

  注:与女性比较, * P<0.05, ** P<0.01

  2.3 糖尿病 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6.90%和13.35%,男女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组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4 高脂血症 男女患病率分别为47.35%和50.19%。50岁以下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50岁以上则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说明女性更年期后血脂异常明显增高。60岁以下男女患病率岁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男女患病率却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见表1。

  2.5 超重和肥胖 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6.19%和11.09%,各年龄组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女性在50~60岁组患病率最高,提示更年期女性肥胖的患病率明显增高, 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见表1。

  2.6 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间的关系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和肥胖组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见表2。

  表2 几种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略)

  Table2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ain dangerous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P<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我国疾病的首位死亡原因。许多研究均证实: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等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个体患危险因素越多,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越高,本组资料显示,该校知识分子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等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有关文献报道的结果 [5] 。除了与本次调查的人员年龄结构有关外,还与知识分子教学科研任务繁重,长期精神紧张,不良生活习惯而又缺乏体育锻炼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提示高校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应为今后高校医疗保健工作的重点,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等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乃是干预重点。本调查显示,各危险因素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女性患病率明显增加,其中高脂血症患病率最高,且60岁以上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这与有关报道相符 [6] 。可见,预防重点应放在高脂血症、50岁以上人群和更年期女性。

  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等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几种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近年研究显示,心血管病发病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几种危险因素中度升高时心血管病发病的绝对危险可以超过单独一种危险因素高度升高造成的危险 [1] 。本次调查结果也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超重和肥胖患者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几种主要危险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促进关系,但具体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因此,要有效的防治心血管病的发病,必须对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治,而不是单独地防治某一种危险因素。可见,该校每两年一次对知识分子进行的全面健康体检,同时积极开展的健康教育及其他干预措施,应是预防心血管病的有效措施,应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 ,2000,8(1):94-102.

  [2] 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1997,20(7):1183-1197.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25(3):169-175.

  [4]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适宜体重指数切点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23(6):431-434.

  [5] 吴兆苏,姚崇华,赵冬,等.11省市队列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前瞻性研究II:个体危险因素聚集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29(4):246-250.

  [6] 梁晓琴,南颖,邵汝才.天津市居民血脂水平与非膳食因素关系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7,5(6):25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