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

发表时间:2011-05-12  浏览次数:417次

  作者:董晓红,李淑珍,黄雅彬 作者单位:614000,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护理风险问题,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关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结论]风险管理为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其结果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 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病人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有各种心脏病、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病情重而变化快,加上病人大多为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各方面有特殊性[2],疾病本身和外界环境的改变严重影响其安全性,因而护理风险大增。我科2008年实施风险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果如下。

  1 护理风险的评估

  1.1 护理因素引起的风险

  1.1.1 护理技术水平低下

  心内科专科性强,如除颤仪的使用,心电图的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抢救配合,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相应的专科理论知识和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临床经验不足或相互配合不协调直接或间接危害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1.1.2 护理操作解释不到位

  如护士迎接行永久心脏起摶器安置术病人时,未告知术肢避免上抬、外展以及旋转,从而因术肢活动引起起搏电极脱位。

  1.1.3 因护理记录因素引起的风险

  护理记录欠缺,不完全符合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记录中有主观想象,甚至出现医护记录不相符,随意签名和代签名,使护理记录无原始可言。

  1.1.4 用药用氧因素引起的风险

  据报道,60岁以上病人出现用药不良反应为其他年龄组的2.5倍[3]。老年人由于生理、病理因素影响,往往出现“服药能力下降”,如漏服、多服等现象。心内科老年病人用氧人数多、次数多、时间长,在使用中应加强巡视和用氧宣教。

  1.2 年老和疾病因素引起的风险

  老年人由于其机体组织、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衰退,各器官功能储备力降低,适应能力减弱、反应迟钝易发生坠床,跌倒和误吸哽噎。由于病人存在病情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如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突发呼吸心搏骤停等,即使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巡视病房,若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也会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

  1.3 因环境因素引起的风险

  病房灯光不足或无夜光灯;地面不平,太滑或有积水;通道有障碍物;病房家具有棱角;楼梯过陡、过滑,没有安全扶手;病房高度不合适,无床栏、无呼叫器;床椅不稳,无背;浴室、厕所未安装防滑垫和扶手。

  2 护理风险管理

  2.1 护理风险预防

  预防是在风险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对风险事件出现前的预防措施。

  2.1.1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小组

  根据心血管内科老年病房的特点,建立病区安全管理制度、反向查对制度、住院病人安全评估报告制度、安全陪检制度、仪器使用规范、卧床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床旁交接班制度等,重新修订并制订介入检查及术前、术后护理常规、转入转出工作流程、临床护理抢救预案、健康宣教流程与规范等,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质量控制员由科室护理骨干组成。护士长根据月工作计划制订每天、每周的护理检查项目。组织质量控制组成员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个人,在科室公布,与个人考评挂钩。

  2.1.2 加强护士防范风险意识及业务综合素质培训

  加强责任心教育,强化主动服务意识,重视老年人的安全问题,防范意外事故发生。根据科室护理工作特点及护士的工作能力,分层次对护士进行理论、操作及沟通能力培训及考核。注重心肺复苏术及除颤器、监护仪、心电图机、微量泵等专科仪器的操作培训。每月召开安全讨论会,利用晨交班、教学查房、病案讨论等形式,对科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评估及防范能力。组织学习相关案例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相关文件,明确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2.1.3 提高护士风险识别能力

  巡视病房时关注病人主诉,加强对其表情、呼吸、卧位的观察。入院病人从年龄、既往史、活动能力、意识状况、视力及听力、情绪与心理等方面进行评估,属高危人群者,增加巡视频率,落实安全健康教育工作及陪护措施。夜间病人出现不明原因入睡困难、出汗、胸闷等症状时应高度关注,报告值班医生及时评估血压、心率等,并行心电图检查,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2.1.4 规范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①规范放置:根据药品使用频率、用途进行分类,标识管理,护士每班交接,对易混淆药品,如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分开放置,氯化钾注射液使用红色字样标识,口服地高辛片应用独立包装,便于护士区分,确保药物正确使用。②用药护理: 应教会老年病人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正规用药,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人,嘱咐其要完全清醒才能下床;应用降压药、降糖药、利尿药时,嘱其缓慢改变体位,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使用洋地黄甙类药物前需监测心率,并观察用药效果,落实好“服药到口,咽下离开”制度。静脉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巡视,尤其特别嘱咐病人或陪护禁止自行调节输液速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严格执行医嘱,速度不能过快或过慢。

  2.1.5 规范医疗仪器设备管理

  科室设专职护士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制订工作职责,设置医疗仪器使用维护登记本,确保备用监护仪、微量注射泵、心电图机、除颤器等处于功能完好状态。

  2.1.6 规范护理记录

  我院通过加强护理人员法律及专科知识培训,规范护理记录内容,注重在院病历的全程监控,把病历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出院前等一系列措施,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病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2.1.7 加强病人的安全管理

  ①为避免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规定凡卧床病人要求使用加护栏,呼叫铃置易触摸处。在地板光滑处、卫生间设“小心地滑”“小心跌倒”等警示牌,并向病人及家属告知防范措施。老年病人饮食应易消化、少渣,且进食速度不可过快,以防误吸哽噎的发生,尤其咀嚼吞咽功能不协调的病人。长期卧床病人每班评估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酌情使用气垫床,按要求定时更换卧位、保持床单清洁、平整,防止压疮的发生。②手腕带的使用:我院从2008年开始使用病人手腕带,要求所有住院病人佩戴,并成为病人住院期间的“有效身份证”,腕带上标明病人姓名、性别、住院号、身高、体重、入院日期,过敏药物名称及糖尿病史。护士在进行各项操作治疗时,要求核对手腕带、床头卡上的标识,无误后方可进行。用氧过程中加强安全宣教和巡视,确保用氧的安全、有效。

  2.2 发生护理风险后的管理

  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风险事件的有效方法,一旦风险发生,应采取积极措施,将风险损害降到最低限度。护士长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调查风险发生的经过,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尽可能将投诉、纠纷及一般护理风险在科内解决,及时通报护理中心、医务办公室,必要时依法封存病历或实物。科内组织全体护士对风险事件进行讨论、总结,制定相关防范措施。

  3 结果

  2008年实施风险管理以来,老年病人发生跌倒、误吸哽噎、差错、投诉事件在下降,病人满意度和护理病历质量有较大的提高。见表1。表1 2007年与2008年效果比较(略)

  4 体会

  4.1 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自觉性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运用,能够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针对自我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找出避免及控制风险的方法,做好“预见性的护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应对能力,增强了护理队伍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4.2 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

  科室护士长在风险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人人参与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护士长要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捕捉工作中的薄弱点,加强与病人、护理人员的沟通,及时督导,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通过一年多的强化风险管理,护士自觉、及时评估风险因素,采取防范措施,发生跌倒人次由5人次降为1人次;误吸哽噎由3次降为0次;病人投诉由原来的5起降至2起,从而保证了护理质量。

  4.3 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护士自觉规范语言和行为,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了解病人的各项需求,给予最大限度的满足。同时通过有效的健康宣教,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了护患的信任度与理解度,病人投诉由5起降至2起;病人满意度由95.20%上升到97.60%,有效地减少了突发事件及纠纷的发生。

  4.4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病历举证倒置的有力性

  护士通过相关法律知识和专科知识以及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做到“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对病人进行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护理病历甲级率由90%上升到95%,从而提高了护理病历举证倒置的有力性。

  总之,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及时发现并有效预防是减少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赵雪红,程丽君.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2):130.

  [2]李秉志,李德鹏.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J].实践医学杂志,2001,14(2):142143.

  [3]雷丽敏.老年病人的服药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3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