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研究
发表时间:2010-04-02 浏览次数:416次
作者:章自强 作者单位: 313000 浙江湖州,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发病诱因的认识,从而加强防治;同时提高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水平,给予及时抢救,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确诊为心肌梗死的147例患者分为青年组和非青年组,对其危险因素、发病诱因、初发症状、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大多数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发病诱因,以大量吸烟、饮酒最常见,其次为剧烈运动和情绪紧张、过度疲劳等;主要临床症状是持续性胸痛,并发症较少。结论 对青年患者出现的持续性胸痛,应常规立即做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抢救,降低病死率;针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心肌梗死发病诱因,做好防治工作,重点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关键词】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心血管疾病中急症之一,也是现阶段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认为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见于40岁以上,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日渐增多。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年龄在40岁及以下发病的一组患者。本文对临床收集的1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95~2004年住院患者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7例,全部患者均有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及明显的心肌酶谱异常,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40岁及以下者52例,40岁以上者95例。
1.2 年龄与性别 青年组全部病例年龄均在21~40岁,其中年龄最大40岁,最小21岁,平均35.4岁;其中男46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7.7∶1。非青年组全部病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41岁,平均63.2岁;其中男76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4∶1。
1.3 危险因素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原发性高血压13例,占25%;高血脂28例,占53.8%;糖尿病4例,占7.7%;超重及肥胖28例,占53.8%;吸烟44例,占84.6%;同时具有以上2项危险因素者20例,占38.5%;同时具有3项者14例,占26.9%; 同时具有4项者6例,占11.5%。
1.4 发病诱因 全部52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明显发病诱因者45例,主要有大量吸烟(≥20支/d)、大量饮酒(≥5两白酒/次)、剧烈活动(跑步、搬运)、情绪激动(争吵、愤怒)、过度疲劳(工作时间过长、失眠)、精神紧张(赌博),见表1。
表1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诱因分析 (略)
1.5 初发症状 青年组中,以持续性胸痛为初发表现者有46例(占88.5%)。以胸痛以外的症状为最早表现者有6例(占11.5%),其中剑突下疼痛2例,突发意识障碍2例,突发恶心、呕吐1例,胸闷1例,见表2。
表2 青年组与非青年组起病时有无胸痛的比较(略)
注:经卡方检验,χ2=17.75 ,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1.6 并发症 青年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血管疾病明显低于非青年组(P< 0.01),未见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情况。
1.7 病死率 青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4~6周死亡率明显低于于非青年组。见表3。
表3 青年组与非青年组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比较 (略)
注:经卡方检验,χ2=11.85,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 讨论
本文通过52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95例非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的对照分析,发现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以下一些临床特点。 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大多发生在有冠心病易患因素的人群,本研究提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是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基础疾病,也就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防治青年心肌梗死患者要从这些疾病的防治抓起。 青年心肌梗死的急性发作与青年人群存在的不良行为方式密切相关,本研究中全部52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明显发病诱因者45例,占86.5%,其中烟、酒2项就占 50%。不可忽视的是,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也是青年心肌梗死发作的常见诱因。嗜烟及酗酒不仅易引起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冠心病的基础疾病,同时也是青年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最常见直接诱因。因此,防治青年心肌梗死的急性发作必须从儿童期即进行健康教育,保持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 青年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时有较多的人出现胸痛。胸痛的原因除冠状动脉狭窄外,更要考虑烟、酒、过度疲劳等不良行为因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所造成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导致心肌细胞的急性坏死。这与老年人由于植物神经变性、痛阈增高、敏感性下降、脑循环障碍、脑缺血引起意识障碍使感觉迟钝而致胸痛症状不典型有较大的差异。对青年人出现的突发性胸痛,应立即作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抢救治疗,降低病死率。 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住院4~6周病死率明显低于非青年组,这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理功能较为健全、免疫力较高有关,也与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急性脑血管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少有关,更与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程度较轻,而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有关。
综上所述,对青年患者出现的持续性胸痛,应常规立即做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抢救,降低病死率;同时更应强调针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和青年心肌梗死发病诱因,做好防治工作,把重点放在健康教育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上。
*基金项目: 湖州师范学院2005年校级立项科研项目[湖州师院(2005)14号文件,基金编号: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