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再生与神经生长因子给药途径的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14-06-13 浏览次数:1411次
目前,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主要使用药物治疗,但是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在修复神经方面的应用,结果证实:神经生长因子在促进神经纤维生长、增加感觉神经节数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1-3]。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研究使用生长因子后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情况,并分析给药途径进行简单的分析,进而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依据。现将手术及患者康复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8例,女12例,年龄38~72 岁,平均(47.4±14.50)岁,病程3~25年。对照组男9例,女11例,年龄37~75岁,平均(53.2±13.50)岁,病程4~26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前使用BF420神经电生理仪器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即服用相关药物保持肢体循环、关节动度和肌肉张力,预防畸形和外伤。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肌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神经传导平均速度为39.67 m/s,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平均速度为36.13 m/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相似。观察组给予肌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后神经病变状况和之前相比均得到了改善。测定观察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平均速度为2.73m/s,对照组为4.63m/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神经生长因子在存进神经再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神经生长因子在促进感觉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存活和生长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并能促进其分化。而且当周围神经元发生病变后,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有效防止同侧背根神经细胞坏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Chen等人研究时通过向兔的面神经注入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同时设置对照组以观察神经生长因子疗效,6周后分别检查两组兔子的面部神经再生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神经再生情况比对照组好,前者的髓鞘厚度较厚,髓轴突较对照组多[4-8]。
本文使用神经生长因子对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利用BF420神经电生理仪器分别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Chen研究结果相近。一方面神经生长因子在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和修复疗效较为显著,另一方面采用肌内注射生长因子对病变的神经进行修复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临床实践中可运用肌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途径治疗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以提高患者神经病变治疗效果。
4 参考文献
[1] 王雪峰.神经生长因子和钙拮抗剂联合使用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
[2] 李波翰.周围神经吻合后神经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胶包埋的临床观察[D].山东大学,2013.
[3] 罗永湘,方 煌,庞清江,等.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运动纤维再生的影响[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7,18(1):5.
[4] 尹维田,潘 清,崔树森,等.神经生长因子促周围神经再生临床应用初步报告[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7,21(1):8.
[5] 庞清江,罗永湘,王继红.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7,16(2):345.
[6] 熊华花,胡琼华,李泉水.神经生长因子与周围神经再生[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24(1):162.
[7] 许珊丹,曾 婧,陈冠民,等.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4,27(3):587.
[8] 李贵存,赵 林,侍 德,等.手功能评定标准专题讨论会纪要[J]. 手外科杂志,1990,16(1):57.
[收稿日期:2014-03-15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