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硫普罗宁致过敏性休克1例
发表时间:2012-06-15 浏览次数:1237次
韦凤华 537000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硫普罗宁 注射
病历资料
患者,男,27岁。因重症肝炎并肝硬化就诊。18∶07分静滴10%葡萄糖+硫普罗宁0.2g。用药前查体:BP 112/60mmHg,P 70次/分,R 23次/分,18∶17分患者诉腹痛,当时查腹肌软,随即出现大汗淋滴,呼吸浅慢,呼之不应,测血压55/31mmHg,P 96次/分,R 15次/分,护士即报告医生,考虑硫普罗宁所致,给予更换原液体,改平衡液输入,滴速100gtt/分,输氧7L/分,进行心电监护;18∶20分测P 107次/分,R 19次/分,BP 64/36mmHg。遵医嘱予双管输液,静滴多巴胺200mg+5%葡萄糖250ml,40gtt/分;18:25分患者呕吐1次,为黏白色胃内容物;18:30测P 98次/分,R 17次/分,BP 105/45mmHg,在吸氧及心电监护下由医护人员护送扩ICU住院。入院查体T 36.7℃,P 100次/分,R 20次/分,多巴胺维持下BP 90/52mmHg。入院第二天查血压112/66mmHg,用去甲肾上腺素20mg,补液,扩容,逐渐停用升压药,护肝等对症治疗。入院第3天患者病情好转,停升压药后血压波动在74~112/34~59mmHg。精神、食欲好。无发热、无畏寒、无腹痛、腹泻,无胡言乱语。T 36℃,P 68次/分,R 19次/分,BP 90/52mmHg。病情稳定,予出院。
讨 论
硫普罗宁是一种含有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对急性肝损伤血清中的AST、ALT升高有降低作用,对慢性肝损伤引起的甘油三酯的蓄积也有抑制作用,可以促进肝糖合成,抑制胆固醇增高,有利于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的比值回升。临床主要用于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的肝功能;用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及重金属的解毒;还可用于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可预防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尚可用于老年性早期白内障和玻璃体浑浊。注射用硫普罗宁的不良反应临床报道不多,主要有皮疹,皮肤瘙痒,面色潮红等过敏反应,还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反应。但随着临床广泛使用,渐渐有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出现,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腮腺肿大,上腹痛等。本次过敏性休克属于少见病例,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及时发现,纠正,避免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吴洁,张华.硫普罗宁不良反应.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0):2509.
2 王国新,李静.静滴硫普罗宁致腮腺肿大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5,14(3):153.
3 曹永红.硫普罗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2例[J].医药导报,2005,24(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