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前患者焦虑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5-08-11 浏览次数:1831次
【 摘要】 目的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的焦虑状况及对焦虑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的效果。 方法 对 2012 年 1 月- 8 月 36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 40 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和专项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术后 SAS 评分。 结果 30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 SAS 总分≥ 40 分,焦虑率发生率为 83.3%。3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5 例,两组 SAS 评分均为 40 ~ 45 分 11 例, 46 ~ 50 分 4 例。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术后 SAS 总分< 40 分 9 例, 40 ~ 45 分 5 例, 46 ~ 50 分 1 例;对照组患者 SAS 总分< 40 分 3 例, 40 ~ 45 分 9 例, 46 ~ 50 分 3 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82, P=0.029)。 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术前行心理干预对减轻术后焦虑是有效的。
【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前;焦虑调查;
心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致盲率较高的眼病之一 [1-3]。手术治疗是目前最常采用,也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视力恢复效果较差,患者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在术前和术后都会有焦虑的状况出现,因此应该及时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现将我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焦虑调查和心理干预效果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 2012 年 1 月- 8 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 36 例( 72 只眼)。纳入标准 [4]:①经眼底镜检查或眼底血管造影确诊双眼中至少 1 只眼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Ⅴ期、Ⅵ期需进行手术,且无眼科手术治疗史;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 ③愿意接受护理干预。 36 例中男 20 例,女 16 例;年龄 25 ~ 72 岁,平均 44 岁;文化程度:小学 8 例,初中 13 例,高中 10 例,大学及以上 5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期 10 只眼,Ⅱ期 19 只眼,Ⅲ期 4 只眼,Ⅳ期 3 只眼,Ⅴ期 23 只眼,Ⅵ期 13 只眼;手术方式:玻璃体切除 + 视网膜激光光凝 + 硅油充填术 22 例,玻璃体切割 + 巩膜环扎术 8 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 6 例。
1.2 调查和分组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对研究对象分别发放 2 次问卷调查表,发放时间分别为:签署手术同意书后到手术开始前和患者出院前 30 min。由经过统一培训的 2 名护士分别担任调查者和心理干预者,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本研究的目的、过程、意义、方法及自愿性和保密原则,征得患者同意后发放问卷调查表,问卷完成后当即收回并完成分数计算。
1.2.2 问卷内容 采用由 Zung 于 1971 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该量表包括正向评分 15 题、反向评分 5 题共 20 个条目,每条目分 4 级评分,总分范围 20 ~ 80 分,主要用于评定患者的主观焦虑感受,分值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重。 SAS 总分≥ 40 分表示有焦虑症状。
1.2.3 分组方法 将 36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术前 SAS 总分≥ 40 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轻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情绪。
1.3.2 专项心理护理 护士在患者手术前 1 d 先将其带到宣教室,通过眼球解剖挂图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和手术治疗方法,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变过程和治疗方案,解除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焦虑和困惑;在患者手术前,护士提前了解患者手术方式,带患者到相同术式的术后患者床旁进行病患间的交流,解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后将手术相关宣教资料发给患者,并作详细讲解,使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后两组 SAS 评分等级的比较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术前焦虑调查及分组情况术 前 SAS 总 分 ≥ 40 分 30 例( 83.3%),其 中 40 ~ 45 分 22 例, 46 ~ 50 分 8 例,为 轻 中 度 焦 虑; 6 例 SAS 总分< 40 分,不存在焦虑症状。 30 例存在焦虑症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 40 ~ 45 分 11 例, 46 ~ 50 分 4 例。
2.2 术后焦虑调查 6 例术前无焦虑症状的患者术后的 SAS 总分仍< 40 分。 30 例术前存在焦虑症状的患者,经心理干预后,术后试验组 SAS 总分< 40 分 9 例, 40 ~ 45 分 5 例, 46 ~ 50 分 1 例;对照组 SAS 总分< 40 分 3 例, 40 ~ 45 分 9 例, 46 ~ 50 分 3 例;两 组 术 后 SAS 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82, P=0.029)。见表 1。致盲眼病 [5]。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反应,是个体面临潜在性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消极的心理学应激反应,能引起个体的痛苦体验 [6]。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多存在焦虑情绪,经过适当的护理干预,患者的术后焦虑评分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可经历心理矛盾期和焦虑期,我们可以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缓解其住院期间的心理负担。
3.2 加强环境管理和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焦虑住院患者心理矛盾期常出现在入院时。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及对手术的期待和担心,使患者在术前的心理出现一个矛盾的状态,常见的情况是患者会出现入睡困难、食欲不振等症状。护理人员可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干预: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患者,主动向患者介绍责任护士、主治医生、病房环境、术前常规检查、医生查房时间及手术时间安排等,让患者对护士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和信任感;创造安静整洁的病室环境,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使患者感觉舒适;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帮助家属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介绍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和术中的配合要点,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等情绪;同时动员家庭成员关心、支持、理解患者,尽量抽空轮流陪伴、安慰患者,多一点爱心,以减轻其忧虑。只有在家属的配合下,才能顺利完成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焦虑测试 [7]。
3.3 采取专项心理护理干预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焦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焦虑期常出现在医生术前谈话签字后。患者会担心手术效果,害怕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出现食欲不佳、失眠、便秘等生理反应。护理人员可采取专项心理护理干预:介绍手术医生的医术水平、临床经验及手术成功率,消除患者的担心,使其达到良好的身心状态;护士加强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及时与医生沟通,解决患者的心理困扰,使患者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让患者先训练术后可能会采取的卧位方式,让患者适应术后的体位改变;告诉患者术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中的情绪紧张会影响生命体征的变化,不利于术后的恢复,让患者放松心情;术前 1 d 告知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帮助睡眠的药物;定时检测患者的血糖变化,告知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综上所述,通过对 36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表 1 试验组与对照组 SAS 评分( n=15,例)组别 < 40 分 40 ~ 45 分 45 ~ 50 分术前 对照组 的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应从患者入院开始,全面、有效、合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和心理负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 [8]。
4参考文献
1 蒋惠芳, 宋徽江, 金美华. 糖尿病治疗教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中的意义[J]. 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3(33): 164-166.
2 弓欣, 徐国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病危险因子控制与药物干预[J]. 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12): 2165-2167.
3 段伟琴, 路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治疗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4, 46(12): 1470-1472.
4 符敏, 吴伟, 唐罗生, 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变化[J]. 眼科新进展, 2014, 11(32): 1037-1040.
5 Hotta K, Hirakata A, Ohi Y, et al.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for examination of the sclerotomy site in eyes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a er vitrectomy[J]. Retina, 2000, 20(1): 52-58.
6 龚小明. 护理现状面临的法律问题分析与对策[J]. 现代医院杂志, 2004, 6(4): 6.
7 周玉仙. 中风后抑郁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 海南医学, 2002, 13(2): 89-90.
8 李朝霞, 姚晓霞. 眼科局麻手术术前访视效果观察[J]. 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4): 38-39.
收稿: 2014-09-25 修回: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