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4-04-28 浏览次数:844次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导致的各个器官的综合征[1]。近年来,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疾病[2]。传统的治疗主要采用甲状腺全切手术,但是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开始采用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手术进行治疗。选择80例甲亢患者分别进行全切甲状腺手术和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甲亢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20~53岁,平均(33.2±5.2)岁。甲状腺Ⅱ度肿为28例,Ⅲ度肿为12例。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20~52岁,平均(32.5±5.4)岁。甲状腺Ⅱ度肿为25例,Ⅲ度肿为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全切手术,首先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麻醉,主要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颈部麻醉,然后在患者胸骨上2~3 cm处沿着皮肤做一个4~5 cm长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到颈阔肌,至甲状腺软骨上缘0.5 cm处,纵行切开颈白线一直到甲状腺被摸,暴露术野、腺体以及气管,甲状腺显露后进行血管止血。分开甲状腺组织,将甲状腺组织较大的进行全切手术,然后对该侧的甲状腺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但需将甲状腺背侧包膜进行保留,对甲状腺组织的另一侧也进行处理,但是保留6~8 g的甲状腺组织,结扎甲状腺上下动静脉,将剩下甲状腺组织也进行切除,间断的缝合残余的甲状腺组织,待进行彻底的止血后,将胶片放入残窝内进行引流,然后缝合各层。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手术,主要的实施方法为麻醉的方法同上,但是对两测的甲状腺组织不进行彻底的切除,而是要保留3~4 g,然后进行止血缝合。
1.3 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观察患者是否有手足麻木的症状,严格记录体温的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甲状腺功能的减退以及复发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对比(x ± s)
组别 例数 手术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平均住院时间(d)
A组 40 106±16 115±20 8.2±2.5
B组 40 58±13 62±16 4.5±1.2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医学界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认识也随着不断的加深,随着多年临场经验的不断积累,许多医院对于治疗甲亢的手术都进行了改良[3]。我院在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的基础上,通过对临床经验的总结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不进行全部分切除。在本次研究中有1例患者,男,42岁,临床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Ⅱ度肿,采用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为70 min,术中出血量为62 ml,术后未出现手足麻木现象,体温正常,住院时间为7 d,随访6个月内未出现复发情况。这说明改良后的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主要表现为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患者在医院治疗的时间大大缩短,出院后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复发率明显降低。目前,在医院中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手术已经在临床中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并且已经成为了许多医生治疗甲亢的主要手术方法[4]。本文中提到的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相比传统的双侧甲状腺全切手术更加便于实施,患者的复发率相对较低。改良后甲状腺次全切手术将甲状腺的残留集中到一侧,能够减少甲状腺功能的衰退,同时体内线头数量患者更容易接受。本文中提到的方法操作更加简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张宏文.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方法改进[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1):25.
[2] 梁成芳.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员162例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147.
[3] 董明远,朱凤鸣.甲状腺此全切手术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观察 [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40.
[4] 光建中.甲状腺次全切术致甲状旁腺损伤5例探讨[J].医学信息,2010,5(3):499.
[收稿日期:2013-11-15 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