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代谢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6-15 浏览次数:584次
熊 雨,龚智仁(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摘 要]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较差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NPH)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短效胰岛素用量及注射次数和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达标时间、短效胰岛素注射次数和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糖代谢效果佳、临床效果显著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糖代谢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常引起微血管、大血管和神经等病变的进行型进展疾病中的一种,以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和进行性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减少为主要特点,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1]。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迁延其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较大,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很难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而对于使用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可能出现多次注射和低血糖等情况使糖尿病患者难以接受[2]。有研究显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且广泛应用胰岛素治疗具有保护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和血糖控制效果佳等优点,同时2008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出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佳时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该病方便且疗效可靠[3]。笔者通过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较差患者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38~67岁,平均(45.7±8.6)岁;病程2~13年,平均(4.7±1.4)年;平均体重指数(27.8±1.9)kg/m2。所有患者的2型糖尿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即空腹血糖(FBG)>7.0 mmol/L(126 mg/dl)和(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200 mg/dl),而要符合糖化血红蛋白(HbAlc)>8%和体重指数小于40 kg/m2。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NPH)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法:于晚睡前皮下注射一次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餐后口服二甲双胍,3次/d,0.25~0.5 g/次;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法:于晚餐前皮下注射一次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餐后口服二甲双胍,3次/d,0.25~0.5 g/次。两组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 U/(kg·d),每2天检查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视空腹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其中空腹血糖达标标准为小于6.1 mmol/L,餐后2 h血糖达标标准为小于8.0 mmol/L,若出现空腹血糖符合标准而餐后血糖符合>2周的患者于餐前加用短效人胰岛素。3个月后观察并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短效胰岛素用量及注射次数和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7.0软件对收集到的两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对于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应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观察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达标时间、短效胰岛素注射次数和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应用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NPH)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短效胰岛素用量和甘精胰岛素/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用量方面观察组多于对照组,且在短效胰岛素用量方面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近年应用于临床的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人胰岛素的类似物,其将位于人胰岛素A链21位上的天冬氨酸被甘氨酸替换,同时将两个甘氨酸增加在B链末端,此种改变可以改变胰岛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5]。将甘精胰岛素注射到皮下后可形成持续稳定且缓慢释放胰岛索单体的胰岛素微沉淀,该沉淀释放的时间可达到24 h,可有效的模仿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方式,而且不会出现显著的峰值且吸收相平坦[6]。通过临床研究我们发现甘精胰岛素的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具可模仿生理状态基础胰岛素分泌模式、无明显峰值且吸收相平坦、一次注射可有效持续24 h、机体不同部位吸收变异性小和药物不需提前摇匀等优点。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主要是通过位于过作用于肝细胞膜的G蛋白从而激活胰岛素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肝糖原异生和肝内葡萄糖输出以增加肌细胞的无糖酵解,其不但可以增加葡萄糖于机体外周组织的摄取率还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型和降低胰岛素抵抗,同时在不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的情况下延缓葡萄糖的肠道吸收[7]。另外二甲双胍通过减轻体重、改善血脂、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来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延缓或改善血管并发症的发展[8]。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3个月后的观察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达标时间、短效胰岛素注射次数和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应用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NPH)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应用胰岛素最大的阻碍是注射后低血糖反应,而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其主要原因为甘精胰岛素类似人胰岛素泵的释放,不出现显著峰值,而注射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高峰出现在注射后4~6 h且局部吸收变异性大而引发夜间或凌晨低血糖。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糖代谢效果佳、临床效果显著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徐 晨,张世伟,谭吾源.甘精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9(4):476.
[2] 王 菲,魏瑞丽.糖尿病教育对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2):164.
[3] David M,Natha N,John B,et a1.Medical management ofhyper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A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theiniti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rapy[J].Diabetes Care,2008,31(12):1.
[4] 叶任高, 陆再英. 内科学[M] . 第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
[5] 俞铖杰.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3B):41.
[6] 奚亚楠,郭晓珍.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162.
[7] 时红波.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5):83.
[8] 甘精胰岛素临床研究协作组.甘精胰岛索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