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长效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11-05  浏览次数:696次

  作者:付留俊,庞秋霞,姜宏卫,藤中杰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471003

  【摘要】目的观察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4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三餐前短效配合NPH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理想,后改为三餐前短效配合长效胰岛素治疗3个月,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及凌晨3点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中血糖和HbA1c均能控制达标,但长效胰岛素组餐前血糖、凌晨3点血糖控制更理想,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少。结论 长效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比NPH能更好的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长效胰岛素 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

  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标是预防急慢性并发症,避免或减少糖尿病相关性死亡[2]。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应用难以避免;胰岛素治疗引起低血糖的危险性使糖尿病患者产生恐惧感,也引起医生的顾虑。低血糖反应是阻碍胰岛素治疗达标的最主要原因[3]。胰岛素泵治疗费用昂贵,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既能平稳降糖又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长效胰岛素的应用无疑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方便。本研究于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观察了24例应用长效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型糖尿病患者24例,患者平均年龄(22±4)岁。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要求:①有酮症的患者先纠正酮症;②血糖基本稳定,随机血糖小于10.0mmol/L。

  1.2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的1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4次胰岛素应用: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及晚上22时注射中效胰岛素,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1IU/kg,根据空腹血糖调整22点的胰岛素用量,根据三餐后2小时血糖调整三餐前胰岛素用量,在住院期间血糖达到控制目标后出院,继续原方案治疗,一周复查一次,至少治疗三个月。其中6例因空腹血糖不稳定,8例因夜间间断出现低血糖症状,10例因血糖不稳定而再次入院,由于经济困难而无法应用胰岛素泵,改用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及晚上22时注射长效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采用血糖检测仪。治疗目标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用两种治疗方案时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三个月后复查HbA1c,低血糖诊断标准为有典型低血糖症状或血糖≤3.0mmol/L定义为低血糖。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变量数据用x±s表示,治疗前后用t检验。低血糖次数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降低血糖及HbA1c。长效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比NPH更理想,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长效胰岛素治疗低血糖发生率6.78%(23/386),NPH治疗低血糖发生率20.41%(71/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两种治疗方案的对指标控制的比较(略)

  3.讨论

  “血糖波动”这一糖代谢紊乱形式被认为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相关[1]。如何使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又避免低血糖发生,目前,胰岛素泵在临床上已有使用,取得良好血糖控制。但胰岛素泵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长效胰岛素为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其没有明显的峰值,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能铺垫1天的基础胰岛素需要量,有利于控制空腹及餐前的血糖[5]。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效胰岛素配合三餐使用短效胰岛素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且低血糖发生率低。NPH注射后4~6h达作用高峰,所以睡前注射NPH存在夜间低血糖的危险。与睡前注射NPH相比,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能更有效的改善空腹血糖,且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4]。本研究显示,长效胰岛素治疗后空腹血糖低于NPH,但无统计学差异。长效胰岛素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NPH(P<0.01)。因此,长效胰岛素可平稳降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无疑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方便。本研究显示,长效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同时,长效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比较应用方便,价格便宜,有望作为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的替代治疗。

  【参考文献】

  1 陆菊明.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联性[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9,1:9-11.

  2 BrinkSJ,MillerM,MoltzKC.Educa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team care concepts for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diabetes mellitus[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2002,15(8):1113-1130.

  3 TakinoT,YasuiH,YoshitakeA,etal.Anewhalo genated antidiabetic vanadyl complex, bis(5-iodopicolinato)oxovanadium(Ⅳ):invitro and invivo insulin omimetic evaluations and metallo kinetic analysis[J]. BiolInorgChem,2001,6(2):133-142.

  4 周桂兰,李竞,毕会明,等.长效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4;12-14.

  5 姜文清,杨莉萍,马捷,等.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长效胰岛素[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6):778-78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