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建立社区健康档案有效防治糖尿病

发表时间:2012-04-20  浏览次数:576次

  作者:缪建平,郑定容,陶向辉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2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并对健康档案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对随机抽取3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家庭访视,并做好问卷调查记录,统一归档,建立好健康档案,再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社区居民对糖尿病营养知识、预防知识大多欠缺或不足,在建立健康档案后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建立社区健康档案总体上是有效的,这也为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建立社区健康档案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糖尿病,防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诊断技术的进步,糖尿病(DM)的患病率近年来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继心管系统疾病和肿瘤之后,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三大疾病。DM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的损害,给家庭、个人、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1]。由此可见,有效监控血糖浓度有着重要的意义。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在有疾病的状态下保持应有的健康水平,减少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显得尤为重要。

  社区全科医生能够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访视制度,来指导患者用药,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为患者提供全程式服务。因此,评价建档对于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性成为了当今社区卫生管理中的一个紧迫课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西乡街道社区所辖10个居委会,共15万余人,其中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而DM又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故采用随机抽样本的方法来调查并检验患者在建档前后的各方面情况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样本来自该社区300例DM患者(均为2006年2月1日前建档)。

  1.2 研究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300例DM患者进行定期家庭访视(至少每月2次),并同时应用统一负印制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表做详细记录,以及时跟踪、了解患者的病情,为之后进行的统计检验和相关医学分析提供评价依据。

  1.3 评价指标 患者建档前后对DM的了解情况、血糖的控制情况、治疗费用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变化程度。

  1.4 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自行设计问卷,采用SAS 6.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建立前后健康档案前后,患者对DM保健知识的了解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建档前后患者对DM认识程度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建档前后患者对DM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略)

  2.2 建立健康档案前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有显著的提高 见表2。

  表2 建档前后患者对血糖控制情况比较(略)

  2.3 建立健康档案前后患者治疗DM的年均费用间的差异 见表3。

  表3 建档前后患者治疗DM的年均费用情况比较(略)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由于其起病缓慢、病程长、预后差、致死率高,对人民的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给人民造成巨大负担,其一级预防越来越受到重视[2]。

  调查结果表明,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提高DM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缓解其病情,同时还能节省患者的一部分开支。因此,在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健康档案的系统管理,这就是要求社区全科医生必须定期(不少于每月2次)开展家访,为患者测血糖浓度,详细询问、记录病情,做到能够针对患者的个体特点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并据此指导其合理用药及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的目的。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全科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可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这就为依此而实施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社区卫生服务站可联合居委会通过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糖尿病俱乐部”。为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系列讲座,讲解病理知识、注意事项及用药原则,普及各种慢性病的防治知识。此项活动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已有应用,且效果非常不错。其目的就是借此来鼓励患者自测血糖,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开通患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经验的渠道。这也为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建立社区健康档案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孙洪梅.社区糖尿患者的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8):990.

  [2] 梁小兵.社区居民糖尿病认知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3):232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