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周期性麻痹甲亢15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23 浏览次数:578次
作者:汤宁文 作者单位:宁德市闽东医院,福建 宁德 355000
【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周期性麻痹的甲亢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4例,女性1例。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大多伴有低血钾以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同时FT3、FT4增高,TSH降低。结论: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补钾可迅速改善症状,甲亢行手术治疗是根治周期性麻痹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甲亢,周期性麻痹,临床分析
本文对1998年至2007年间收治的15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1例,年龄22岁~55岁,平均年龄35.4岁。4例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11例先有甲亢后发生周期性麻痹。周期性麻痹反复发作2次以上的10例,其中3例因周期性麻痹发作首次就诊,经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确诊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本组均表现为肢体对称性驰缓性瘫痪,双下肢瘫痪11例,四肢瘫痪4例。均有易饥、多食、消瘦、多汗、心悸、易躁、乏力等症状,轻度突眼5例,甲状腺Ⅱ度肿大4例,Ⅲ度肿大11例。4例于甲状腺上极可闻及血管杂音。肌力为0级~2级的2例,3级的5例,4级的8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12例,正常3例。深浅感觉无异常,未引出病理征。
1.2 诱因 15例患者周期性麻痹发作的诱因,劳累或饱餐10例,抗甲状腺药物减量过快或自行停药2例,受凉2例,无明显诱因者1例。
1.3 发生时间 9例为晨起时发现肢体瘫痪,6例在日间休息时发作。表现为早晨症状轻,而下午或晚上较重,多为双下肢,严重者可为全身瘫痪,可伴有多尿。6例在院外未给予抗甲状腺药物而单纯补钾暂时缓解。
1.4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立即以口服氯化钾为主1 g/d~3 g/d,同时口服心得安10 mg,2次/d,丙基硫氧嘧啶100 mg,2次/d。首日氯化钾最大应用量达12 g。完善手术前准备后,全部患者均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周期性麻痹未再发作。
2 结果
本组病例发病期间均口服及静脉补钾,15例1 h~24 h后均肢体瘫痪缓解。
周期性麻痹发作时发作时血钾(3.31±0.74)mmol/L。发作次数1次~8次。
测血钾:10例低于正常,5例血钾正常。补钾治疗前作心电图描记,其中8例出现特征性低血钾U波,同时1例房性早搏,2例室性早搏,FT3、FT4均高于正常,TSH均低于正常。手术后,甲亢症状改善,FT3、FT4、TSH恢复正常,无周期性麻痹复发。
3 讨论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较少,于1926年由kiatmura首先报道,故又称kiatmura氏综合征。本症好发于男性青壮年。据报道多见于东方国家,其发作与甲亢的病情程度无显著相关,而与甲亢是否控制有关。无家族性,发作时常伴血钾过低。发病诱因有疲劳、受凉、精神紧张、饮酒、寒冷、注射葡萄糖或胰岛素等。发病较突然,多数经补钾后缓解,少数经数小时至1 d~2 d自行缓解。病情发作时,轻者双下肢瘫,重者四肢瘫,无神志改变及感觉异常。周期性麻痹可与甲亢同时出现,也可先与甲亢出现。甲亢控制后,周期性麻痹亦随之消失。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的机制尚不明 ,可能与自身免疫钾代谢紊乱有关。本组在周期性麻痹发作时可有短期血清钾降低,补充钾盐后缓解。血清钾的变化与糖代谢等有关。在糖原形成过程中伴有一定量血清钾进入细胞内,故患者可在饱餐后发病。进碳水化合物后,患者胰岛素浓度反应性升高,致Na+K+ATP酶活性增强,导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故应用高渗糖、胰岛素可诱发该症。应用他巴唑、心得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治疗,周期性麻痹消失,说明该症与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有关。推测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Na+K+ATP酶活性,引起K+的转移,致低钾血症。此外,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亦使各组织对肾上腺素的敏感程度增高,而肾上腺素又能使肝细胞内钾含量增高,血钾降低。用β肾上腺能阻滞剂心得安能预防周期性麻痹的发生。另外甲亢时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调节功能减弱,致下视丘功能紊乱发生低血钾,并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醛固酮、胰岛素分泌增加,组织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强,加速钾的利用也易导致低血钾周期性麻痹发作。手术有效去除了病因,短时间显著减少了血中的甲状腺激素的浓度,能够根治周期性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