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性肝损害碘-131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1-11-03 浏览次数:416次
作者:杨芬,刘淑娟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核医学科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合并肝损害病人进行碘-131(131I)治疗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将接受131I一次性口服治疗的30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和接受ATD加保肝药物治疗的26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分为两组,分析治疗后3年的随访资料,在甲亢治疗的有效率、肝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率等方面进行比较与统计学处理。结果:131I治疗组对甲亢治疗的总有效率 96.67%,ATD治疗组总有效率88.46%。131I治疗组96.67%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而ATD治疗组仅42.31%完全恢复正常,34.62%有好转。131I治疗组优于ATD治疗组(P0.01)。结论:131I碘治疗甲亢性肝损害优于ATD 加保肝药物治疗。
【关键词】 甲亢性肝损害,131I ATD
资料与方法
2003~2007年收治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56例,其中131I治疗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2±8岁;ATD加保肝药物治疗组26例(肝损害及其他资料与131碘治疗组基本相同),男7例,女19例,平均年龄31±8岁。所有病例均根据典型症状、体征,经甲状腺摄131I率测定,甲状腺核素显像,血清TT3、TT4、FT3、FT4、hTSH、TGAb、TMAb检测确诊为甲亢,同时伴有肝功能异常(肝损害均为轻~中度:ALT、AST在60~250Ul,TBIL、DBIL轻度增高;肝炎病毒系列均为阴性;无慢性肝病证据;未使用过肝毒性药物)。
方法:I131治疗组在治疗前1~2周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和含碘药物及含碘较多的食物,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一次口服法给药,服I131剂量按每克甲状腺摄取131I活度(2.96~4.44MBq)乘以甲状腺重量(g)除以甲状腺最高吸131I率,如有效半衰期短则相应增加剂量。ATD加保肝药物治疗组根据病情予以丙基硫氧嘧啶200~300mg日或他巴唑20~30mg天,同时加用保肝药物(葡醛内酯,护肝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经初治期、减量期及维持期,持续用药至少1.5a的正规治疗后停药。两组3年内随访和复查,均最少观察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指标2年以上。
结 果
甲亢治疗效果的比较:131I治疗组30例中,一次性治愈24例(80%),好转5例(16.67%),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 96.67%。无效的1例经加大剂量第二次碘治疗后好转。ATD 加保肝药物治疗组26例治愈12例(46.15%),好转11例(42.31%),无效3例(11.54%),总有效率88.46%。两种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对肝损害治疗疗效的比较:131I治疗组30例中随着甲亢的治愈和好转,29例肝损害在3~6月后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96.67%),1例无好转(3.33%)。而ATD 加保肝药物治疗组25例中,有11例肝损害完全恢复正常(42.31%),9例好转(34.62%),6例肝损害进一步加重(23.08%)。两种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讨 论
Graves病甲亢患者约45%以上伴甲亢性肝损害[1],肝损害常继发于甲亢,多为轻~中度,与甲亢严重程度相一致。关于甲亢性肝损害用何种方法治疗,目前仍有争议,多数内科医生主张采用ATD加保肝药物治疗。而ATD治疗时间长,需反复监测血清TT3、TT4、TSH浓度及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抗甲状腺药物本身有致肝损害的副作用,部分患者禁忌用ATD治疗,加之许多患者不能坚持治疗,从而降低了甲亢的治疗效果,甲亢控制不理想又影响肝功能的恢复,且ATD治疗复发率较高,如果观察时间延长,治愈率降低,部分甲亢复发,肝损害又复出现。131I治疗甲亢是核素治疗最古老,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典范性治疗方法。本研究131I治疗组治疗后无1例肝功损害加重,与国内赵德善等[2]的研究一致。由此可见,有效的治愈甲亢是肝损害恢复的决定因素,甲亢性肝损害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根治甲亢。我们的研究进一步支持邢家骝所提的131I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适应征[3]。鉴于131I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复发率低,简便,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我们认为,甲亢性肝损害(除外明显禁忌症者)应首选131I治疗。
【参考文献】
1 高绪文,李继莲.甲状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6-177.
2 赵德善,李灵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发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131碘治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2)126-127.
3 邢家骝.131I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4)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