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对农村糖尿病患者创新健康教育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1-08-09  浏览次数:437次

  作者:江仁美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关键词】 对农村糖尿病患,健康教育的探讨

  临床资料

  2007年4月~2009年6月收治健康教育对象98例,男40例,女58例;年龄28~72岁;病程1个月~15年,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文化程度:高中3例,初中25例,小学60例,文盲10例。

  健康教育对策

  注重沟通技巧:本组健康教育对象为非医学专业的农村糖尿病患者,由于患者大部分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因此,在教育中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患者熟悉的语言宣教,注意目的要明确,重点突出,语速适中,可适时停顿,让患者有充分时间去理解接受。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在工作中要注意尊重患者,关心、同情和体贴患者,视患者为亲人不因患者的身份、经济状况而歧视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与他们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

  健康教育方法:逐个与患者交谈,收集资料,时间10~20分钟,再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患者情况,拟定小组教育方案,最后通过一对一形式反馈教育效果,并进行个体强化教育。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采用口头讲解,提问回答,发放健康小册,健康教育橱窗,观看录像等形式,使患者易于掌握,加深记忆。对于年龄大、记忆力差、听力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要求家属参与,以便出院后做好患者的监督管理。

  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教育:心理状况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而焦虑会引起一些应激素和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1]。向患者讲解健康心理知识,改变他们的心理和情感状态,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和心理平衡。使其正确认识糖尿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基础知识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诱因、临床表现、糖尿病各项监测指标及监测方法,预防并发症的知识,疾病的控制方法,就诊途径等,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饮食指导:通过向患者讲解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使患者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少吃多餐,多选用高纤维食物,如麦面、小米、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如砂糖、蜜糖、甜饼干、汽水、含糖饮料、肥肉、猪油、腊肠、腊肉、蛋黄、动物内脏、鱿鱼、墨鱼等,同时要注意戒烟限酒。

  运动指导:运动量应适宜,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应尽可能做全身有氧运动,使全身每个部位得到锻炼,如做操、散步、慢跑、打拳、练剑、跳舞等,每周3~4次,每次20~45分钟。合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不宜参加运动,如急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功能或肾功能衰竭等。

  低血糖知识指导:糖尿病患者及家属都必须认识低血糖症状,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当出现心慌、手抖、出汗过多、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昏昏欲睡、性情改变、走路不稳时,应立即进食甜食。如患者出现昏迷时切勿喂食,及时去医院就诊,身边常备甜食,以防发生低血糖时急用。

  用药指导:患者所用的药物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更要讲究科学性、分流性。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用药时间、用药方法,使患者意识到严格遵照医嘱执行用药的重要性,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并使药物治疗起到最大的疗效。

  出院指导: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勿熬夜,保持情绪稳定。坚持按医嘱用药,勿擅自更改药量或停药,坚持饮食及运动疗法,注意保暖,避免感染。随身携带糖尿病疾病卡,定期复查。

  结语:通过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了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满足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了再住院率,减轻了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减少护患纠纷,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理论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时信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9(7):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