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肾上腺肿瘤声像图特点与病理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11-05-24  浏览次数:492次

  作者:戴珂珂,兰莉,李惠敏,胡元平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超声影像科,浙江 温州

  【摘要】 目的:通过对各种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声像图特点与病理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以提高超声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率。方法:对超声检查发现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并经手术证实的98例肾上腺肿瘤声像图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肾上腺肿瘤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最多,41例(占42.0%);混合性回声次之,27例(占28.0%);无回声最少,仅2例(占2.0%)。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病理种类很多,声像图各有特点。本组超声定位诊断率达93.8%(92/98),定性诊断率达88.8%(87/98)。结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腺瘤、髓样脂肪瘤、肾上腺囊肿图像具有较强特征性,较易诊断,肿瘤回声高低取决于肿瘤细胞、血管、纤维组织的含量多少和分布状况。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超声;病理

  近几年来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的提高、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已经提高到新的高度,但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仍偏低。本研究回顾性总结经本院超声检查发现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并经手术证实的9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对肾上腺肿瘤声像图特点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肾上腺肿瘤的病理分型及肿瘤的组织结构与超声图像相关联系,以提高超声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1999年1月至2006年8月经超声检查并行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肾上腺肿瘤病例98例,其中男46例,女52例,年龄4~75岁,平均年龄(38.9±3.3)岁,患者因高血压、肥胖、上腹部触及肿块、腰部疼痛或健康体检就诊。

  1.2 仪器 采用仪器为ATL HDI 5000型超声诊断仪,频率为3.5 MHz。经腹部、背部、侧腰部不同探查途径进行纵、横、斜、冠状切面扫查,观察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强度及与周围血管、脏器的毗邻关系。

  2 结果

  本组98例中,肿瘤占位右侧50例,左侧44例,双侧4例。肿瘤最大者为16.6 cm×12.5 cm×11.4 cm,肿瘤最小者为1.0 cm×1.0 cm×0.8 cm。低回声者41例(占42%),混合回声者27例(占28%),强回声者14例(占14%),等回声者14例(占14%),无回声者2例(占2%)。98例中,超声检查定位诊断符合92例,占93.8%,诊断为腹膜后肿瘤2例,肾上腺增生1例,右肾上极肿瘤3例,不符合6例,占6.2%。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定性诊断对照病理结果:符合87例,占88.8%;不符合11例,占11.2%。本组98例中恶性29例,良性69例。从肾上腺肿瘤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特征方面为肿瘤定性提供了依据。本组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见表1)。

  3 讨论

  肿瘤内部回声与病理结构的相关性:肿瘤内部回声程度是与肿瘤内细胞形态、排列状况、细胞成分与间质的比例、纤维成分多少、血管的密集程度及肿瘤内的坏死成分的多少等有关[1]。强回声肿瘤声像图多表现为肿瘤细胞较大,排列不均匀,纤维组织及脂质成分较多;低回声肿瘤声像图多表现为肿瘤细胞较小,排列均匀,纤维组织及脂质成分较少;中等回声肿瘤声像图表现介于两者之间[2];混合回声则由于大片坏死、液化,可见大片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出现液性暗区可以是良性肿瘤的囊性变,也可以是恶性肿瘤的液化坏死。

  肿瘤大小、形态、血供与良恶性之间的关系:良性肿瘤检出时大小小于恶性肿瘤。皮质腺瘤通常最小,嗜铬细胞瘤次之,皮质腺癌、神经母细胞瘤最大。从本组病例来看,肿瘤的大小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的主要依据[3]。肾上腺恶性肿瘤瘤体较大,形态不规则,有的呈分叶状,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黏连,可侵犯到周围血管和脏器,肿瘤内部及周边可测及较丰富血流;肾上腺良性肿瘤一般体积较小,形态规则,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血供相对较差。

  本组98例肾上腺肿瘤,术前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3.9%,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8.8%,与文献报道相似[4]。肾上腺皮质腺瘤一般体积较小,多为3 cm以下,边缘清楚,内部回声均匀。病理特点是有完整的包膜,少有囊变及钙化,质较脆,组织构成主要为高脂质的透明细胞,血供不丰富。结合病理我们认为,其肿瘤细胞含脂较高,故声像图表现低回声较多见。

  嗜铬细胞瘤均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由纤细而丰富毛细血管的纤维组织分隔为不规则瘤细胞簇,形成细胞球或腺泡状构型[5]。声像图特点为瘤体直径多达3~5 cm,表面光滑,边缘高回声而光滑,与肾包膜回声构成典型的“海鸥征”[6],肿瘤内部有出血或玻璃样变性时,内部呈混合回声。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无功能的良性肿瘤,它由不同比例的脂肪和骨髓成分构成。声像图表现:由于瘤体内含有大量的脂肪细胞和脂质,因而表现为高回声。Vick和Musante等[7]分析了声像图与病理结构的关系,指出强回声区与脂肪组织有关。所以本病具有较显著的特异性。

  肾上腺节细胞性神经瘤: 临床罕见良性肿瘤。本组4例表现为低或等回声结节,直径在4~8 cm,有包膜。病理特点为肿瘤质硬,由梭形囊状神经纤维细胞构成,可见神经纤维髓鞘含脂丰富,使肿瘤回声较低。

  肾上腺囊肿和假性囊肿: 肾上腺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肾上腺良性疾患。假性囊肿,为正常肾上腺内或肿瘤内出血所致[8]。

  肾上腺皮质癌:本组6例声像图特点肿瘤形态以不规则及分叶状为主,内部多呈低回声,肿瘤内有不规则坏死区,实性瘤体内可测及明显血流信号。病理特点:由嗜酸性致密细胞排列成实体巢状,间质毛细血管丰富、扩张,癌细胞对血管及被膜有浸润。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是儿童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本组2例声像图表现为包块体积较大,包膜不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由于瘤体较大,多推挤肾脏位置下移,容易误诊为肾癌或腹膜后肿瘤,应注意鉴别。病理特点为肿瘤细胞为小的圆形或卵圆形,密集围绕血管排列,呈菊形团。

  肾上腺转移癌症:多来自肺、肾、乳房的转移。发生率虽然低于几种较大的器官,但并不少见[9]。声像图表现: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差异悬殊,多为双侧。回声强弱不等或呈混合回声。

  近年来,在肾上腺疾病的影像诊断方面,超声、CT及MRI等已经逐步取代了腹膜后充气造影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尤其是超声,作为一种简单、安全、无创伤、费用低、又可重复检查的影像诊断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且已公认为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惠民.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J]. 安徽医学,2003,24(2):25-27.

  [2] 王洁,马红霞,李卫勇,等.肾上腺皮质癌超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14(11):789-799.

  [3] 龚新环,周春.肾上腺恶性肿瘤B超定位诊断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1):53-54.

  [4] 招小丽. B超诊断肾上腺肿瘤[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3,2(4):176.

  [5] 中山医科大学和同济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外科病理学[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98.

  [6]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115-1118.

  [7] 徐光.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物13例的超声诊断[J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1,7(1):30-32.

  [8] 罗邦尧.肾上腺疾病诊断和治疗学[M].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1995:85-194.

  [9] 汤剑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89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