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来得时治疗2型糖尿病35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06-25  浏览次数:820次

作者:裘国花    作者单位:312000 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微血管、大血管及神经病变,导致眼、心、肾、脑等器官的功能减退或衰竭甚至死亡。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接近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多种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措施。传统的中长效胰岛素普遍应用于临床以补充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但常规强化治疗的方法难以完全模拟体内24h胰岛素分泌和达到正常的血糖控制,易发生低血糖,特别是夜间低血糖。来得时(甘精胰岛素),为重组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是目前临床上第1个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药物浓度曲线平坦,无峰值,持续时间比较长,超过24h的基础胰岛素[1]。作者采用来得时治疗糖尿病患者35例,并与中效胰岛素(NPH)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取本科2007年3月至10月住院或门诊就诊的血糖控制不理想(HbA1C>7.5%)或新诊断的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及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建议的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经临床检查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感染、肿瘤和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来得时组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35~67岁,平均(52.6±3.5)岁,平均糖化血红蛋白(8.3±0.87)%,病程1~9年;优泌林N胰岛素组(NPH组)33例,其中男13例,女20例,年龄37~71岁,平均(54.3±4.7)岁,平均糖化血红蛋白(8.7±0.98)%,病程1~10年。两组患者在血压及血脂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 HbA1c均>7.5%,故予以饮食控制及锻炼运动,同时给予每日3次优泌林R胰岛素,剂量6~14U。在此基础上,来得时组每晚22点皮下注射一次来得时,剂量8~16U, NPH组每晚22点皮下注射一次NPH,剂量8~12U,根据血糖波动情况调整来得时及NPH剂量。15d后停用优泌林R胰岛素,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改为瑞格列奈片(诺和龙片)0.5mg 1mg 3次/d口服,其余治疗不变。16周后监测FPG、HbAlc、症状性低血糖、体重增加情况、黎明现象等。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FPG、2hPG、HbAlc、HbA1C达标率、症状性低血糖、体重增加情况、黎明现象等两组间及组内变化见表1。治疗后,来得时组与NPH组FPG、2hPG、平均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来得时组平均HbA1C下降更明显,HbA1C达标率更高;症状性低血糖、体重增加、黎明现象均明显低于NPH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与NPH组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的目的是维持24h接近生理基础状态的胰岛素浓度,能够控制夜间高血糖和黎明现象而不增加夜间低血糖的危险性[1]。在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NPH睡前皮下注射。但NPH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睡前皮下注射4~6h后,也就是凌晨3点左右,达到作用高峰,至次日清晨作用已经明显减弱,因此为使空腹血糖控制达标,常需要增加NPH的剂量,结果增加了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机会。甘精胰岛素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通过改变胰岛素分子中氨基酸分子的种类和数目而改变其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使其皮下注射后形成微沉淀,机体吸收延缓,从而作用时间延长,作用平缓和持久,更加符合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2]。          在本组病例观察中,作者发现,来得时同NPH相比,有以下优势:(1)来得时个体间和个体内的变异程度小,没有明显峰值,与NPH相比,均能使基础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低血糖发生率较NPH组明显下降[3,4];(2)作用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4h,依从性好;(3)来得时作用时间长,在减少可能的黎明现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体重增加显著低于NPH组。

因此,作者认为,应用来得时(甘精胰岛素),可模拟人体基础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并且可与餐前胰岛素联合应用,或者方便地和口服药治疗方案联用。

【参考文献】    1 OleSchmitz.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应用现状.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6(3):197.

  2 Davies M,Storms F,Shutler S,et al.Improvement of glycemic control in subjects with poorly 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comparison of two treatment algorithms using insulin glargine.Diabetes Care, 2005,28(6):1282~1288.

  3 Rosenstock J,Dailey G,Massi-Benedetti M,et al. Reduced hypoglycemia risk with insulin glargine:a meta-analysis comparing Insulin glargine with human NPH insulinin on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 2005,28(4):950~955.    4 Mckeage K,Goa KL. Spot light on insulin glarginein type 1 and 2 diabetes Mellitus. Treat Endocrinol ,2002,1(1):55~5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