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09-06-25  浏览次数:739次

作者:兰瑞芝,王翔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关键词】  糖尿病 抑郁症 观察与护理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90%。新近研究表明各种应激心理创伤等社会心理因素可致使糖尿病发生,糖尿病本身也可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或加重[1],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功能恢复。因此,我们对9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1  临床资料

    90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社会阶层、生活条件等不同角度观察,并统计抑郁症的发病率。其中年龄30~40岁者36例,占40%;40~70岁者54例,占60%;男性34例,占38%;女性56例,占62%。男性中已婚14例,未婚20例;女性中已婚32例,未婚24例。社会经济地位优越者40例,社会地位不太理想者50例。与负性生活事件如婚姻、职业、财产、邻里关系等有关的62例,占69%;与生活事件无关的28例,占31%。

  2  合并抑郁症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典型病例的观察与统计,发现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社会阶层、生活事件等有一定关系,中老年人发病率显著高于年青人,这可能与中老年人自尊、自卑、焦虑不安的心理特征及所承受的家庭及社会责任有关。女性较男性患病率升高,可能是女性较男性就业更困难、缺乏有效应付对策的缘故。单身男性和已婚女性患病率高,这可能与对理想伴侣的选择或美满婚姻的期盼太高、一旦失败长期处于压抑情绪所致。经济状况较差、低社会阶层的患病率升高,负性生活事件导致患病率升高,可能是应激状态下可使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它们具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可能激发或加重糖尿病。发病率还与人格特征,疾病导致功能丧失,并发症的数量、程度以及病程长短等有关,其性质可能是对身体疾病的一种心理反应。

  3  临床表现

    除糖尿病的一般特点外,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脆弱或低落,波动性大,忧伤的情绪往往不能被很好地表达;有孤独感,无愉快感,兴趣降低或丧失;睡眠障碍(失眠或早醒),联想困难,思考能力减退,自我评价能力降低,部分易激惹、攻击,严重者不愿意遵从治疗,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绝望、甚至有自杀的危险。抑郁症患者其皮质醇的分泌节律紊乱和胰岛素拮抗影响了血糖理想控制,加重并发症的发生。

  4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护理

  4.1  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增强患者的信任感。首先护士应具备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够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知识传授给患者,不断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能够耐心解释或回答常规性问题,其次能够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各种口服降糖药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知识,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以及胰岛素的释放试验,OGTT的检查注意事项等都应准确无误。另外,护士的言谈举止要端庄大方、态度亲切和蔼,给患者轻松愉快的感觉。

  4.2  提高患者对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的依从性,改变现行的护理方法,采取多样化形式的教育方法。准备一些内容丰富、由浅入深、图文并茂、趣味性强的教材,利用电脑课件或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亲身示教,生动直观地传授给患者知识,以调动其积极性,并通过实例说明糖尿病虽是一种全身性、终生性疾病,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自我监测、药物治疗、接受宣传教育等手段,糖是可以控制在理想范围的,使患者增强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减少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4.3  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防范自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期望,指导患者精神放松,鼓励患者进行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交活动,倾诉其不良情绪,要识别和矫正患者的负性认识与不合理的观念,寻找积极的认知替代,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4.4  改善患者的孤独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维护患者身心健康。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而劣性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2]。针对患者生活背景,加强战友、亲人、朋友或党团组织等客观的或实际的社会支持源。糖尿病患者首先应得到家庭的关心支持,作为家人不要因为长期治疗给家庭带来不便而责怪病人,作为社会特别是在就职方面不应当受到歧视,而应当给予合适的工作安排,使他们能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而忘记病人的角色,这样使自己在群体中不会感到孤独,从而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在住院期间,90例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孤独感,甚至有自杀念头等抑郁症的表现。我们根据其不同情感障碍不同分别给予不同护理,随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解除其心理压力效果显著,使他们能主动配合治疗,并参与自我护理,情绪乐观稳定,血糖控制较好,未发生不良事件,满意出院,并能定期复查。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机率虽然越来越高,其危害性也不可低估,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早期发现并及时护理可以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王霞,李广丽.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4,13(12):949.

  [2] 刘云青,张金美.糖尿病患者抑郁原因分析及护理[J].河北医学,2005,11(2):187-18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