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伴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29 浏览次数:596次
作者:崔罗林 张玉慧 作者单位:134002吉林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 肝损害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以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害多见。近年来,临床上常见甲亢累及肝脏。表现为肝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等。本文对甲亢伴肝功损害41例进行临床观察并加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人41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病人,男14例,女27例,年龄14~76岁,平均45岁。病程2周~15年。全部病例根据症状、体征及游离 甲状腺原氨酸(FT 3 )、游离甲状腺素(FT 4 )、血清促甲状腺素(sTSH)、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甲状腺吸碘 131 I率测定确诊为甲亢,同时均检测甲、乙、丙、丁、戊肝炎抗体除外肝炎。 1.2 方法 41例甲亢病人观察消化道症状,黄疸,测定肝功能,进行B超检查(肝脾肿大、肝区回声增强、光点增多)。 2 结果
甲亢病人肝损害表现,见表1
表1 甲亢病人肝损害表现(略)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由于代谢旺盛和出现的并发症,常可引起肝细胞损害。(1)甲状腺激素的毒性作用:甲状腺激素主要在肝脏代谢,生理状态下,它直接(或间接)与肝细胞内的受体相结合,不造成肝损害,但过量时则致肝脏损害。很早有人发现,在甲亢合并黄疸病例中,胆红素无论是从血浆转运到肝细胞还是在肝细胞内的结合均存在先天或后天性缺陷,这一缺陷因甲亢的存在而在临床上显露出来 [1] 。(2)肝脏相对缺氧及肝营养不良。甲亢时机体代谢增高,内脏和组织耗氧量明显增加,但肝脏血流并不增加,使肝脏相对缺氧;同时旺盛的新陈代谢使糖原、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减少而分解代谢亢进引起肝糖原、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消耗过多,使肝脏相对营养不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表现为肝脾肿大;随缺氧和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出现肝细胞坏死,以肝小叶中央区为著,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如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等;肝细胞的不断坏死及再生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3)心力衰竭、休克。心力衰竭在甲亢性心脏病中常见,可以引起肝静脉淤血,甚至肝小叶中央坏死,导致肝脏损害,甚至肝硬化。并发感染、休克时可加重肝损害。(4)甲亢还不同程度影响肝内各种酶的活力,从而影响机体代谢。甲亢可导致Kuffev细胞增生,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增加,肝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耗竭,并促进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形成,因而TBARS/GSH比值增加(标志肝脏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并使肝内酵母多糖介导的化学荧光增强。其机制可能是由于Kuffev细胞增生,多形核白细胞浸润,肝实质细胞活性氧化产物增加,从而使巨噬细胞呼吸暴发活动加强所致 [2] 。(5)甲亢性肝损害时,特别是肝细胞的脂肪变性,使肝脏合成TBG减少,导致游离型甲状腺素增加,其生物活性增强,加重肝损害。(6)甲亢时,动脉血流量增加,流速加快,肝动脉末梢枝与门脉枝的压力调节机制被破坏,肝内压力不易维持,周围血窦充血扩张,继而出血压迫肝细胞,造成肝萎缩。(7)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针对自身组织抗原的抗体,可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贫血、萎缩性胃炎等。当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时,表现为肝内细小胆管非化脓性炎症,持续性胆汁淤积,最终为再生结节不明显性肝硬化 [3、4] 。 很多学者认为甲亢性肝损害与患者年龄、病程及病情关系密切,即甲亢性肝损害多见于甲亢病程长,年龄大而病情较重又长期未得到合理治疗的病例。因此对年龄较大、病程长病情重的甲亢患者应重视肝脏功能检查,必要时应予积极护肝治疗。另外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及甲亢合并药物性肝损害,尽管同样表现肝功能损害,但各有其特点,本文不予赘述。甲亢性肝损害治疗以控制甲亢为主,同时辅以保肝治疗 [5] 。如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 523. 2 陈瑞平.I 131 治疗甲亢合并黄疸的疗效观察.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16(2):19. 3 Videla LA,SmokG,Troncoso P,et al.Influence of hyperhyroidism on linˉdane-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 the rat Biochem Pharmacol,1995,50(10):557. 4 Anton Aranda E,Intrahepatic cholested hyperthyroid-ism.Rev Esp Enˉferm Dig,2000,2(1):9. 5 Viallard JF,Tabarin A,Neau D,et al.Hyperthyroidism with severe intraˉhepatic cholestasis.Dig Dis Sci,1999,4(1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