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激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01-07 浏览次数:587次
胃肠激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作者:陆英杰 ,连至诚 【关键词】 胃肠激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胃肠动力;影响 The impact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on gastric dynamic.LUYing-jie,LIAN Zhi-cheng.(Fo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Foshan528231,Guangdong,P.R.China) 摘要:胃肠运动受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胃肠激素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一分子,它与其他成分如细胞因子、化学递质等共同作用,影响着胃肠道的运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现就胃肠激素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特殊作用综述胃肠激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关键词:胃肠激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胃肠动力;影响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是生物机体内存在着的精密完整复杂的调节,它是一种多维立体网络调控机构,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信息传递系统通过信息(细胞因子、激素、化学递质等)联系调节着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它们的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严密组织起来,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从而达到整体功能的协调统一,即所谓整合调节。整合调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密切的关系,它对于整体水平上维持机体稳态及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4] 。近年来,由于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发展,引起许多学者对于胃肠神经内分泌网络功能的关注;胃肠壁内神经系统的进一步研究使得胃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胃肠动力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 [5~7] 。现主要谈谈胃肠激素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互调节关系下对胃肠动力的影响。1 胃肠激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胃肠激素是由胃肠道管壁上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和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功能是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消化器官的运动、分泌和吸收,这些胃肠激素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调控表现为兴奋和(或)抑制作用,它们通过内分泌、腔分泌途径及神经递质途径对胃肠运动进行调节。主要的胃肠激素有胃泌素(gastrin)、胃动素(motilin)、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促胰液素(se-cretin)以及P物质等,由于这些激素是多肽,所以又称胃肠激素为胃肠肽,其中有些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和肠神经系统(ENS)中,因此称之为脑―肠肽。已知的脑―肠肽有胃泌素、P物质和生长抑素等20种,这些肽类激素有着双重的分布,具有的生理意义值得探讨 [8,9] 。 1.1 兴奋型胃肠激素 胃动素和胃泌素是兴奋型胃肠激素,它们可以从不同方面促进胃肠道运动。胃动素主要调控消化间期肌电复合波(IMC)周期性活动,促进胃排空。胃泌素属脑肠肽,它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运动,破坏自发和胃动素所致的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Ⅲ相活动,而且使空腹样胃肠运动转变为餐后样运动。胃泌素也可直接使人胃体、胃窦环形肌肌条收缩。并经胆碱能神经途径来完成对胃窦纵行肌肌条收缩 [9,10] 。 1.2 抑制型胃肠激素 胆囊收缩素对胃动力的作用在人可以由初级传入神经元,通过迷走一迷走神经反射和壁内神经元 (ENS)或直接作用平滑肌,松弛近端胃,抑制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兴奋幽门括约肌收缩活动,引起胃排空延迟。血管活性肠肽(VIP)是肠道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之一,不仅可松弛胃体部,而且VIP抗体能阻断电刺激和迷走神经反射所引起的胃肌条收缩。生长抑素(SS)主要分布于胃、十二指肠、结肠和胰腺,它是一种典型的脑肠肽,对多种生理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包括:抑制几乎生理性内外分泌反应;抑制胃IMC和胃排空:抑制回肠和胆囊收缩;抑制肠道内容物转运 [9,10] 。 1.3 胃肠激素与胃肠动力疾病 1.3.1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可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呕吐等非器质性症状。根据李叶、何美蓉等报道 [11~13] FD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症候群,其发生与胃肠动力障碍密切相关,临床上FD患者胃动素水平在空腹及餐后明显降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则明显升高,由此可见胃肠激素对胃肠动力影响的重要;李峰,钱水等人 [13,14] 根据临床治疗的报道显示胃肠激素的变化影响着该病的发生与发展,他们同时还发现这种根除幽门螺杆菌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发生的胃动力障碍与神经、免疫也相关,揭示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相互调节作用。 1.3.2 糖尿病胃动力疾病 胃肠激素在消化道内分布广泛,对胃肠运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据李志芳、刘云等人报道 [16~19] 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中,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肽、生长抑素都有明显升高,而且强调生长抑素的明显变化与胃轻瘫有关;林琳等人 [20] 在糖尿病结肠动力障碍中研究发现糖尿病动物试验组血浆中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增加,P物质降低,结肠组织中生长抑素和血管活性肠肽降低,P物质增加,胃动素无变化:王静等人 [21,22] 用胃电起搏方法治疗胃动力障碍疾病过程中,明确显示胃动素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胃肠动力,由此可见胃肠激素在胃动力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3.3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1BS)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胃肠激素对胃肠运动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因而可能与IBS有着密切关系。有占宏伟,张茹等临床观察显示 [23~28] :胃动素、生长抑素、P物质、血管活性肽等许多胃肠激素通过神经递质5-羟色胺引起胃底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IBS的发生 [29~31] ,而IBS的发生也影响了神经、免疫的正常,据文献报道 [32,33] ,IBS患者回盲部肥大细胞增多,肥大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影响着肠道和神经系统;Spiller [34] 发现患有IBS的病人其大肠黏膜的淋巴细胞也有增多,肠内分泌细胞含量增加,说明IBS神经内分泌网络的机制共同的作用。2 胃肠激素与神经、免疫系统构成局部网络共同调节胃肠运动 2.1 肠神经系统与胃肠激素和免疫 胃肠道功能的神经调节主要依赖三个系统,即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肠道神经系统(ENS)。其中ENS是存在于胃肠壁内一个独立于大脑之外的完整神经网络,由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组成,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起着感知、启动和调控胃肠运动、分泌和血供功能,因此被称作胃肠道的“微型脑”。ENS中主要的兴奋性递质为乙酰胆碱、速激肽、5-HT、ATP等,主要的抑制性递质为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0)、组胺等,一方面通过这些递质与中枢神经、自主神经相互作用,另外,它也通过脑肠肽VIP、5-HT等胃肠激素与内分泌相互调节。此外,ENS由感觉、运动、中间神经元组成,肠运动神经元不仅有调控作用,同时还有分泌功能,能分泌乙酰胆碱、一氧化氮(N0),白介素、MHC一Ⅱ抗原等 [5、27、31、32] 。胃和小肠大多数的反射和控制活动均由ENS操纵,外源神经仅起调节作用。MMC周期的发生是由ENS的神经环路和激素信使所调节,同时对胃排空也有延缓作用。肠神经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也有很密切的关系,肠神经不仅支配肌肉,上皮内各种细胞,也支配肥大细胞、浆细胞等免疫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 [35~37] 。 2.2 胃肠激素与免疫系统 2.2.1 胃肠激素与免疫细胞的关系 胃肠激素随着胃肠内分泌学的迅速发展,其概念赋予更新的内涵,它广泛分布于消化道或其它体内器官,不仅产生于内分泌细胞,亦可由神经细胞等非内分泌细胞合成,而且它能够调节胃肠运动。某些胃肠激素尤其是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肽、降钙素、P物质、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受体存在于肥大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细胞中 [3,4] ,这些肽类物质也分布在胃肠粘膜下丛神经元中。此外,在神经末梢中还可见到胃泌素,神经降压素等相关分子。 2.2.2 胃肠激素对免疫细胞及其因子等的作用 第一,胃肠肽对胃肠免疫细胞活性酌影响:①对免疫细胞信息传导的影响:CCK能刺激人周围血淋巴细胞释放Ca 2+ ;SS能抑制人淋巴细胞由激动剂刺激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②对巨噬细胞的影响:SP能刺激巨噬细胞活性,包括细胞因子产生、吞噬功能的增强、溶酶体酶的合成等;③对肥大细胞的影响:SP可触发肥大细胞蛋白酶释放和颗粒形成;SS则能抑制肥大细胞分泌;④对NK细胞活性:VIP抑制NK细胞的活性,脑啡肽能提高其活性;⑤对前列腺素合成的影响;⑥细胞迁移影响等人。第二,胃肠肽也可影响细胞因子的表达、合成与释放。如VIP可通过激活T细胞受体,降低,IL-2mRNA的转录及其稳定性,使IL-2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下调;而IL-2的降低又可减少T细胞的增生,继而影响T细胞的功能,使IL-4的合成降低。P物质和K物质可诱导单核细胞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SP可刺激单核细胞TNT-a的分泌等。第三,胃肠激素也影响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与释放。在胃肠道集合淋巴结,Vp抑制ISA的合成,增加IgM的合成;SP在脾脏能刺激ISA和ISG分泌,但 在胃肠道仅能刺激IgA的产生等 [38~40] 。3 结语 胃肠激素在胃肠动力障碍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脑肠肽类激素,它们的特殊分布使得它们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因而通过对胃肠激素及其与神经、免疫构成的局部网络共同对胃肠动力影响的了解,进一步研究这些激素尤其是脑肠肽类激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将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尤其对于一些尚未阐明的病理机制将开拓一种新思路。参考文献: [1]王建红,王敏璋.中医药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12):794~796. [2]陈晓萍,徐远扬.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通用生物学语言[J].自然杂志,2002,24(2):194~197. [3]孙葳,陆大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与疾病[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16(8):761~763. [4]滕卫平.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内科疾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2):74~75. [5]许冠荪,申国明.功能性胃肠病及针灸对其防治的机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1):30~33. [6]杨贵波,高杰英.胃肠粘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进展[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6,16(6):253~256. [7]Schmidt HG,Schmid A,DomschkeW,et al.Grastroenterol1995,108:A535. [8]张经济,连至诚.消化道生理及病理生理学[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10. [9]秦新裕,雷勇.胃肠肽激素与胃肠动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6):229~331. [10]陈天娥,王秀琴.大鼠脾气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胃肠粘膜局部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变化[J].解剖学报,2003,34(4):441~444. [11]李叶,罗云坚.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J].新中医,2003,35(2):74~76. [12]何美蓉,宋于刚.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障碍与胃肠激素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2003,20(4);192~194. [13]何美蓉,宋于刚.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与胃肠激素及G、D细胞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56~57. [14]李峰,查秋云.新训战士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J].武警医学,2005,16(1);11~13. [15]钱水,祝翠青.根除幽门螺杆菌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关系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3):325. [16]李志芳.糖尿病病人胃肠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分册,1998,25(1):5~8. [17]刘云,缪珩.糖尿病患者26例胃肠激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南京医科大学,2000,20(6):495~496. [18]金宇,林涛宁.胃泌素与胃动素在糖尿病研究中的意义[J].中医药学刊,2003,21(5);739~741. [19]李浩旭,秦晓民.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3,12(1):88~90. [20]林琳,计敏,赵志泉,等.糖尿病结肠动力障碍与几种胃肠激素变化的意义[J].江苏医药杂志,2003,29(9):641~644. [21]王静,侯晓华.胃电起搏与胃轻瘫[J].胃肠病学,2004,9(6):370~373. [22]杨敏,房殿春.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犬胃肌电活动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胃肠病学,2003,(8):15~19. [23]占宏伟,项伯康.胃肠激素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朗作用[J].浙江医学,2000,22(3):191~193. [24]林琳,赵志泉.胃肠激素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J].江苏医药杂志,2001,27(3):166~168. [25]杨红,钱家鸣.胃肠激素与肠易激综合征[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2,11(4):367~369. [26]张茹.胃肠激素与肠易激综合征[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4,11(1):44~46. [27]Gershon MD.Genes,lineages,and tissue interactions 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ic nervous system[J].Amer J Physiol.1998,275:869~873. [28] Gershon MD.Lessons from genetically engineered animal models.Ⅱ. Disorders of enteric neuronal development:insights from transgenic mice [J].Amer J Physiol,1999,277:262~267. [29]刘丽宏,梅其炳,陈蕾,等.5-羟色胺对培养胃底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动员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0);891. [30]张川,李定国,王彝康.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一氧化氮和5羟色胺含量改变[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7):640. [31]Barnette MS,Grous M.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ntigen induced concentra-tion of colonic smooth muscle from sensitized guinea pigs[J].Arn J Physi-ol,1992,262(1Pt1):G144. [32]O'Sullivan M,Clayton N,Breslin NP,et al.Increased mast cells in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Neurogastroenterol Moti1,2000,12(5):449~457. [33]李兆申,董文珠,邹多武,等.肠易激综合征黏膜肥大细胞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7):628~630. [34]Spiller RC,Jenkins D,Thornley JP,et al.Increased reactal mucosal en-teroendocrine cells,T lymphocytesand increased gut permeabitity following acute campylobacter enteritis and in post dysenteric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Gut,2000,47(6):804~811. [35]Andre JPMS mout,IxnxiaAkkaxmans,胃肠动力病学[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2. [36]窦丹波,蔡淦.胃运动功能的调节[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4):353~354. [37]王歧宏,郑珊.肠神经系统与先天性肛肠畸形[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4,3(5):363~368. [38]余保平,王伟岸.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8. [39]李艳梅,黄裕新.脑肠肽及细胞因子在针刺调控胃肠免疫机制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3):329~332. [40]邓长生.十二指肠疾病[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