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小儿内分泌科临床教学的体会

发表时间:2009-09-16  浏览次数:673次

作者:桑艳梅    作者单位: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

【摘要】  小儿内分泌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复杂,病种繁多,如何使实习学生和低年住院医师尽快地熟悉并掌握内分泌疾病,是内分泌临床教学的努力方向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多媒体教学;(2)从基础到临床,详尽地介绍内分泌疾病;(3)引导初学者详细地进行查体,提高问诊技能;(4)结合临床病例,进一步加深对内分泌疾病的了解。

【关键词】  小儿内分泌科;专科查体;多媒体教学

小儿内分泌疾病涵盖面广,病种繁多,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在临

    床诊疗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如何使实习学生和低年住院医师尽快地熟悉并掌握内分泌疾病,是内分泌临床教学的努力方向之一。结合内分泌临床教学的实际经验,笔者进行了相关工作的总结,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操作简单,直观性强,可以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单调和不足。多媒体教学用大量信息的直观教学,通过现代的具有文字、图像、声音、录像等手段,将医学中大量的有形实体和抽象的概念、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会并运用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生动形象的动画,还可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加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内分泌疾病有着复杂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在临床工作中,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内分泌临床知识和病例变得更为直观,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内分泌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2  从基础到临床,详细地介绍内分泌疾病的相关知识

    内分泌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和其发病机制的联系较为密切。在认识一个疾病前,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有充分的掌握显得极为重要。临床工作中,我们会通过多媒体教学、临床教学、查房等形式,向初学者详细地介绍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使初学者对所学内分泌疾病的整体有着完整、透彻的了解。只有真正了解了一个疾病的本质特征,才能在临床工作中以不变应万变,真正具备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内分泌疾病的能力。

    3  引导初学者详细地进行查体,提高问诊技能

    内分泌疾病病史多较漫长,伴发症状也较繁多,而且许多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因此,详细地询问病史,获得病人的详细临床资料对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极为重要。问诊是医生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症状、伴随症状、发病时间、发病诱因及疾病的发展过程等临床资料。要提高问诊技能首先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相关症状的鉴别诊断和可能涉及的疾病。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全面问诊的基本条件。临床工作中,初学者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临床查房等渠道获得了对所学内分泌疾病的全方位的认识,在问诊工作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询问病史,获得全面,细致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问诊技能不断地得到提升。

    除了常规的体格检查,细致全面的内分泌专科查体对获得正确的诊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内分泌疾病专科查体专业性强,精确度要求高,应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引导下进行以获得全面、准确的专科查体资料和信息,从而大大提高内分泌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4  结合临床病例,加深对内分泌疾病的了解

    内分泌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掌握内分泌疾病仅限于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临床教学中,应结合实际临床病例进行分析。选择的临床病例要针对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叙述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结合病例介绍内分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相关化验检查、治疗等知识,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工作密切联系起来,逐步掌握所学内分泌疾病,使临床诊疗水平获得不断提高。

    5  讨论

    总之,内分泌科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在临床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详尽地介绍疾病、提高问诊技能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内分泌疾病的了解,使学生对内分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能力较快地得到提高,在内分泌临床教学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