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道探查术8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10-10 浏览次数:1305次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以其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胆道疾病的主流[1]。80例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取得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入我院的8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无手术禁忌征,其中64例为单纯胆结石,16例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男30例,女50例,年龄 26~66岁,平均(45.65±6.68)岁。入院后B超或CT检查显示胆总管直径约为0.7~2.2 cm。
1.2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①适应证:身体指证良好,胆囊管直径大于0.5 cm,通过扩张后可通过胆道镜,胆总管直径大于1 cm,原发或继发的胆管结石患者,胆囊管解剖无变异且炎性反应水肿不明显。②手术相对禁忌证:生命体征不稳定,胆总管直径小于0.8 cm,胆囊管解剖变异或明显水肿,上腹部手术史。
1.3 方法: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对胆囊结石患者采取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开胆囊管,经胆道镜置入胆囊管内取石的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经腹腔镜胆囊切术除后纵行切开胆总管前壁1~1.5 cm,经胆总管开口挤出结石或导尿管用水冲法取石,再使用胆道镜探查取出残余结石。后选择适宜T管置入胆总管进行缝合或胆囊管一期缝合或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置入引流管进行引流。
1.4 观察指标:观察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
2 结果
本组患者行胆道镜检查显示,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漏胆,1例术后出血,4例检查出有结石残留,经积极治疗后痊愈。手术时间1.5~4 h,出血量35~300 ml,住院时间5~9 d,腹腔引流时间 3~6 d,引流管拔出时间为48~72 h,下床活动时间为36 h后,T 管为术后2个月经胆道造影复查无结石残留后拔出。术后禁食,待胃肠功能回复后给予流质食物补充营养。
3 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此手术方法已成熟,但凡手术都有风险,在每例手术前均应做足充分的准备,做好术前准备,注重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注重术后常见并发症,掌握好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手术操作过程应当动作轻柔,每个环节应当仔细熟练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
3.1 术前准备:术前对心脏、肺、肝、肾、凝血功能常规检查,给予常规抗生素,术前12 h禁食,胃肠减压。
3.2 手术方法: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2]。
3.3 术中注意事项:在手术过程应注意以下相关技术要点:在第一操作孔上的气腹建立易出现副损失,要合理实施安全措施;在分离粘连的过程中易出现渗血,要仔细轻柔操作;要在结石取尽的情况下才能安置引流管,如有腹腔粘连分离,则术后需安置腹腔引流管[3]。
3.4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常规应当采取枕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抗感染,观察切口和引流管的情况,以及禁食待胃肠功能回复后给予流质食物补充营养。
3.5 术后并发症:①胆漏:胆漏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为胆囊管处胆管渗漏所致,表现为腹膜炎体征:发热,腹痛,腹胀,肌紧张,反跳痛和压痛。②出血:术后出血是所有手术的共同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术后应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③其他: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一般在术后24 h内发生恶心、呕吐,主要原因为CO2人工气腹所致[4]。综上所述,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运用于胆结石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在实施手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保证患者安全。本组80例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4 参考文献
[1] 汤晓东,刘双海,蒋 剑,等.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8):589.
[2] 王福荣,邵文生,黄小玲,等.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6):920.
[3] 袁一青.腹腔镜胆道探查术40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45(18):482.
[4] 李国松,苏东燕.腹腔镜胆道探查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4(27):118.
[收稿日期:2014-05-20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