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内科
-
-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与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多种危险因子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1],近年来发现血清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Ab)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详细]
-
- 荷叶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目的 观察荷叶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详细]
-
- 免疫损伤-高脂喂养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评价
- 目的 探讨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方法。方法 成年健康新西兰兔1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兔常规饲养。 [详细]
-
- 脑脊液置换治疗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效果
-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76例SAH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 [详细]
-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27例
- 小脑出血1例,出血量15mL,未破入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均侧脑室、三、四脑室及中脑水管铸形。 [详细]
-
- Rho/Rho-kinase信号转导通路和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 2005年,Bernhard K[1]等在《NATURE》上撰文指出,Rho/Rho-kinase信号通路在脑梗死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Rho-kinase抑制剂是一类很有希望的神经系统靶点药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