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内科
-
- 老年血液透析病人诱导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 透析结束后监测T、P、R、BP 1次,为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发生,嘱病人再卧床休息10min左右,然后慢慢坐起,无头晕等不适症状后再挽扶其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以备下次血透时作为估计干体重的依据。加强对病人进行血透相关知识的教育,告知病人,一旦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每次透析均要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因此应加强... [详细]
-
- 血宁散治疗血证54例临床疗效观察
- 血证包括吐血、便血、咯血、尿血、衄血等,属中医的急症而较难治疗,其发病机理复杂,但不外乎脾胃虚弱、气不摄血或湿热内盛、迫血妄行等。 [详细]
-
-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
- 因免疫功能缺陷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大约40%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可出现侵袭性真菌感染。由于侵袭性真菌感染进展速度快、病死率高,因此快速诊断和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至关重要。 [详细]
-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报道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就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抗凝血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临床应予以重视。 [详细]
-
- 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对2 78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2 780例受血者中HBsAg的阳性率... [详细]
-
- 伴复杂核型异常的恶性血液病24例分析
- 细胞遗传学对于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本院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252例行核型检测的恶性血液病中24例伴复杂核型异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