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学
-
- 凝血抗凝、纤溶功能联合检测的应用与临床意义
- 目的 探讨凝血抗凝、纤溶功能联合检测对血栓或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用反应凝血抗凝、纤溶功能的代表性指标如凝血因子Ⅷ(FⅧ)、抗凝血酶活性(AT:A)、D二聚体(DD)等,对不同的临床病例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 DIC、疑似DIC组、高凝倾向组AT:A、DD等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 [详细]
-
- 儿童先天性门静脉腔化不全致门脉系统血栓——附2例病例报告暨文...
- 儿童血栓性疾病较成人少见,常见发病年龄为新生儿期、婴幼儿(12岁)。新生儿及小婴幼儿( [详细]
-
- 蛋白质Z及凝血因子在恶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变化
- 蛋白质Z(protein Z,PZ)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抗凝因子,为蛋白Z依赖性蛋白酶抑制性抑制凝血因子Xa的辅因子,其临床上意义正在评估。新近文献报道表明,PZ缺乏与缺血性脑卒中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相关,但其确切机制不明。对恶性实体瘤的PZ水平至今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86例恶性肿瘤... [详细]
-
- SLE活动期患者CD 62p、PMA的表达
-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us ,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SLE活动期患者常有凝血功能紊乱,故易并发出血与血栓形成。为了探讨SLE活动期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并诱发微血管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本文采用流式细胞仪(... [详细]
-
-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也称为Cockett综合征或MayThurner综合征,为髂静脉受压后下肢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的肢体水肿,浅静脉曲张,皮肤软组织淤血性营养不良,皮肤溃疡,甚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症候群[1-4]。本文... [详细]
-
- 腔静脉滤器保护下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尤其是下肢DVT,为临床常见病。血栓脱落可产生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大的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主要分支阻塞而危及生命。植入腔静脉滤器(vena cava filter ,VCF)已被证明是一种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