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外科
-
- 上颌窦异位脑膜瘤1例报告
- 患者女性,17岁,云南彝族。因“左面颊部肿块逐渐增大伴鼻塞8月”入我院五官科。患者于8月前无意中触及左侧面颊部肿块,略有压痛,未重视,随后肿块渐长大,3个月后肿块已明显高出面部,伴左侧鼻塞,近1月病情加重,面部畸形,明显不对称。发病后无脓涕、头痛,无发热。专科检查:左侧鼻膨隆畸形,肿块自鼻腔外侧壁向... [详细]
-
- 手术联合伽马刀治疗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及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经外科手术后再联合伽马刀放射治疗2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结合文献复习,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检查,预后不理想,且受较多因素影响。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术前确诊困难,治疗仍以外科手... [详细]
-
- 手术联合伽马刀治疗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及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经外科手术后再联合伽马刀放射治疗2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结合文献复习,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检查,预后不理想,且受较多因素影响。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术前确诊困难,治疗仍以外科手... [详细]
-
- 胺碘酮、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原阵发性心房纤颤疗效分析
- 目的观察胺碘酮、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92例高原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A组,n=64)、胺碘酮+贝那普利(B组,n=67)和胺碘酮+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组(C组,n=61)。随访1年,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 [详细]
-
- 富血小板血浆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通过离心获得的,高于生理浓度数倍的血小板血浆,主要是通过释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 [详细]
-
- 人脂肪来源干细胞部分生物学性状的实验研究
- 目的 对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来源干细胞的部分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方法 将肿胀吸脂术获得的脂肪组织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脂肪来源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记;取第2代细胞进行成脂、成内皮细胞诱导.结果 体外培养的原代脂肪来源干细胞成分较复杂,形态各异,细胞生长缓慢;细胞传至第2代形态渐趋一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