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外科
-
- 原发性胆囊癌46例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原发性胆囊癌46例。结果 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有轻度胆漏2例,余均顺利出院。随访28例,Ⅰ期5例存活至今;Ⅱ期16例中10例存活,5例发生远处转移,1例因其它疾病死亡;Ⅲ期6例中2例至今存活,4例死亡;Ⅳ期1例已死亡。结论 胆囊结石是... [详细]
-
- 胰头癌姑息性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
-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胰头癌姑息性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 对1995年1月~2003年6月期间收治的142例中晚期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空肠吻合术30天内死亡率为14.2%,术后黄疸或胆管炎复发率为61.9%,生存期为7.1个月;肝(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死亡率为5.7%,黄疸和胆管炎复... [详细]
-
- 医源性胆道损伤30例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3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损伤情况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医源性胆道损伤多发生在中小型医院,40岁以内的中青年外科医生发生率较高。发生在开腹胆囊切除术者占6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占23%。损伤部位主要在胆总管、肝总管。胆管横断伤占60%。结论 培养和... [详细]
-
- “三确保法”预防结肠肛管吻合口漏(附102例报告)
- 近年来,直肠癌保留肛门的手术方式被广泛采用。但保留肛门手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防止结肠肛管吻合口漏的发生。本院采用“三确保法”实施直肠癌前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从确保乙状结肠血液供应良好、吻合口无张力缝合、吻合口吻合完善三要素来预防结肠肛管吻合口漏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 [详细]
-
- 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 (附34例报告)
- 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脾脏切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伤口感染、血栓栓塞性病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甚至可发生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2]。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脾脏血管分支节段性分布规律以及脾外伤后的自行止血功能、良好的愈合能力为非手术治疗提供了... [详细]
-
- 闭孔疝的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
- 如何降低误诊率 闭孔疝术前误诊率较高,甚至可以术中误诊。因闭孔疝患者多为高龄患者,误诊后极易引起肠绞窄性坏死等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死亡原因多为中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及肺部并发症等[2,4]。误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闭孔疝发病率低,临床遇到少,经验不足;(2)患者高龄,就诊时间长,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