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


  • 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45例
    中医治疗脂肪性肝病45例
    脂肪性肝病(FID)系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平衡失调,以致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脂饮食、肥胖、糖尿病、酒精中毒、药物中毒及病毒性肝炎等所致的脂肪肝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作者... [详细]
  • 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8例分析
    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8例分析
    对有DVT发病倾向的高危对象,应采取预防性措施,防止血流滞缓,强调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卧床者,鼓励在床上作下肢屈伸活动,也可用直流电刺激小腿肌肉收缩,或穿可以充气的长统靴,使小腿肌肉间断性受压迫,加速静脉回流。防止血液高凝状态,可使用小剂量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续5~7d,也可用低... [详细]
  • 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一层吻合术45例分析
    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一层吻合术45例分析
    国人直肠癌好发于腹膜反折平面以下(约占70%),属低位直肠癌。近年来,临床病理研究证实切除癌肿远端2cm的肠管和远端4~5cm的系膜即已能达到根治要求,因此对低位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器根治性保肛、直肠低位前切除和直肠全系膜切除已成为发展趋势,但对无条件使用双吻合器、采用低位前切除后手法一层吻合术仍存有... [详细]
  • 虚拟现实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
    虚拟现实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
    目的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由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运动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方法 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康复)40例,实验组(VR康复)40例。分别于康复前、康复4周、康复12周时对肢体运动障碍、躯体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康复4周、康复12周时2组肢体运动FurgMeye... [详细]
  • 重型颅脑损伤的颅内压监护
    重型颅脑损伤的颅内压监护
    颅内压(ICP)是神经外科临床中一项重要指标,对颅脑损伤伤情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颅内压监护可动态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2002年10月至2006年3月,本科对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护,取得较好效果。 [详细]
  • MSCT对成人咽喉食管异物的诊断价值(附17例报告)
    MSCT对成人咽喉食管异物的诊断价值(附17例报告)
    食管异物传统的检查方法是作胸透或食管吞服钡棉。这对于不透X线性异物,透视就能明确诊断;吞钡棉出现垂挂现象,也可提示此处有不透X线异物如鱼刺等,但很难明确异物的实际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对此,多层螺旋CT(MSCT)薄层重建有很高价值。 [详细]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