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


  • 家族性血管网状细胞瘤临床分析(附3个家系报告)
    家族性血管网状细胞瘤临床分析(附3个家系报告)
    目的:分析家族性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3个家族性血管网状细胞瘤家系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3个家系共有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网状细胞瘤18例,17例先后行28次手术,切除30个肿瘤,9例术后复发,8例死亡。结论:家族性血管网状细胞瘤发病早,术后易产生新病灶,... [详细]
  • 白介素-13受体α2抗原肽致敏的DC-CIK细胞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杀伤效应
    白介素-13受体α2抗原肽致敏的DC-CIK细胞对人胶质瘤U...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特异性抗原(IL-13Rα2)致敏的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在体外对U251的细胞毒效应。方法:用密度梯度分离法获取HLA-A*0201+健康志愿者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前体... [详细]
  • 术中直接穿刺栓塞在大型颅内富血管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术中直接穿刺栓塞在大型颅内富血管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大型颅内富血管肿瘤术中直接穿刺栓塞对手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0例大型颅内富血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栓塞组和对照组,栓塞组术中采用液体栓塞剂N-丙基-2-氢丙烯酸胶进行术中肿瘤直接穿刺栓塞后再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对照组单纯予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比较观察二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肿瘤切除时间及术... [详细]
  • 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
    目的:探讨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作用。方法:行兔枕大池单次注血制备SAH模型,分别于注血前、注血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行CTA检查,根据第4天和第7天的检查结果分为痉挛组和未痉挛组。采兔耳缘动脉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栓素B2... [详细]
  • 微透析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微透析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微透析(microdialysis,MD)技术最初是由Delgado和Ungerstedt所设想,他们打破传统的生物传感器思维,使生化分析由体内转移到体外进行。1966年,Bito将含有6%葡聚糖的透析膜袋插入犬的大脑半球,10 w后取出分析袋中氨基酸的含量。20世纪70年代,此技术成形为现代MD,... [详细]
  • 不同剂量胶原酶IV尾壳核内注射建立重度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
    不同剂量胶原酶IV尾壳核内注射建立重度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
    目的: 通过胶原酶IV尾壳核内注射,探索建立一种稳定的重度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配到IV型胶原酶注射0.5 U组(A组,15只)、0.75 U组(B组,15只)及1.0 U组(C组,15只)。制作脑出血模型后24 h、72 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检测肢体功能缺损情... [详细]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