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外科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 胃恶性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3%~5%,可单独存在,但多为全身性病变的一部分,其患者年龄偏轻,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仅47岁。临床症状较明显,可有上腹痛,恶心呕吐,以及体重减轻,发热,但患者情况较好,少有恶液质现象。通过手术切除可使原发病变治愈,而继发病变则预后不佳,一般认为全身淋巴瘤累及胃时,已是疾病的末... [详细]
-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近期再手术治疗
- 分化型甲状腺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检查亦很难诊断,临床上误诊、误治时有发生,以致需要再次手术治疗。今将我们收治2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近期再次手术,现分析报告如下。 [详细]
-
- 后天性右髂总动脉下腔静脉瘘1例
- 后天性髂总动脉下腔静脉瘘极为罕见,该病多是由于外伤或医源性损伤造成髂总动脉向下腔静脉穿破所致。由于分流量大,极易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瘘口易形成附壁血栓,术中易脱落造成致命性肺栓塞。我科2003年11月27日收住院1例,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详细]
-
- 胃肠恶性间质瘤17例
- 胃肠恶性间质瘤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的间叶性肿瘤,与平滑肌肿瘤和间皮瘤不同,其基本肿瘤细胞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多潜能的梭形或上皮间叶样细胞,其中胃间质瘤最为常见,诊断困难,手术后易复发,预后不良。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恶性间质瘤17例报告如下。 [详细]
-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治分析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早期易误诊,病死率极高,可达60%~80%[1]。本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诊治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7例,现报告如下。 [详细]
-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多继发于高凝状态、心力衰竭、门静脉高压等疾病,起病较隐袭,最初只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至出现剧烈腹痛前来就诊时多已出现肠坏死,易发展成为感染性中毒性休克。且临床医生对本病的特征和诊断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作者对2000至2006年收治的13例分析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