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外科
-
- 腔内放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腔内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 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经引流管置入铱192,照射剂量20~35 Gy。结果 4例术后3~18个月内死亡;1例肝管残留癌已存活24个月,另5例已存活10~18个月。结论 腔内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是用于辅助治疗还是姑息治疗,均有一定应... [详细]
-
-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 目的 观察经射频消融术(RFA)对原发性肝癌的毁损作用,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在局麻下及B超或CT引导下,射频电极经皮穿刺入肝癌瘤体内,对其进行消融。结果 41例患者的55个瘤体中:直径≤4 cm的42个瘤体,39个获得完全毁损,毁损率为92.9%;直径为4~8 cm的13个瘤体中7个瘤体获得完全毁损... [详细]
-
-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治进展
- 以往多认为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已属晚期,治疗棘手,预后差。但随着外科手术方式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成熟,对胆管癌栓形成机制、病理学特征及临床分型有了更多的认知,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得以提高,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在普外科中的诊疗有了较大的进展。 [详细]
-
- L-精氨酸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
- 目的 探讨L-精氨酸(L-arginine,L-arg)预处理对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然后阻断第5叶入肝血流30 min,再灌注60 min,建立部分肝... [详细]
-
- 改良式绕肝提拉法前入路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 目的 评价改良式绕肝提拉法前入路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提出重视“手术高危区”的解剖分离,建立肝后隧道,置单或双悬吊带提拉肝脏,绕肝提拉法前入路进行右半肝切除术。结果 本组7例,包括肝癌2例、肝血管瘤2例、严重肝损伤2例及右肝内胆管结石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发生与本术式相关的并发症。... [详细]
-
- 成人肠套叠17例诊治分析
- 目的 分析成人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9月~2006年5月沈阳二四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7例成人肠套叠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成人肠套叠病人中,结肠瘘1例,结肠息肉1例,结肠恶性淋巴瘤2例,结肠脂肪瘤1例,其余12例为小肠息肉。结论 肠道肿瘤、息肉、腹部手术、阑尾疾病、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