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外科
-
- 脑胶质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 脑胶质瘤干细胞(BGSCs)是脑胶质瘤的“种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等干细胞属性。BGSCs很可能为神经干细胞(NSCs)转化形成,或者是初步分化的神经祖细胞重新获得了干细胞特性转化而来。BGSCs的发现和成功分离是近来干细胞和胶质瘤起源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对正确认识和理解脑胶质瘤... [详细]
-
-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神经干细胞由于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潜能的功能,使神经系统损伤后的细胞替代治疗成为可能,亦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但其生物学性状和分化调控机制尚不明了,本文就神经干细胞的特性、表现、分化、迁移、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 [详细]
-
- 顽固性颞叶癫疒间海马超微结构的体视学分析
- 目的 对顽固性颞叶癫疒间病人的海马癫疒间灶组织和癫疒间灶周围正常组织的超微结构进行形态定量观察,以探讨颞叶癫疒间的发生机制。 方法 对45例病人在深部电极监测下手术切除海马,电镜观察癫疒间灶组织和癫疒间灶周围正常组织中锥体细胞和突触结构的形态学变化;采用体视学分析颞叶癫疒间灶组织和癫疒间灶周围正常组... [详细]
-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作用
-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中枢神经系统已被证实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实验证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多种神经保护作用。本文阐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与信号转导途径,及其通过血脑屏障的机制,并重点就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和缓解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详细]
-
-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 (附37例分析...
-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经验。 方法 对37例非交通性脑积水病人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随访12~36个月。 结果 35例病人术后症状明显缓解,且无明显并发症,2例无效者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症状缓解。 结论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是一种微... [详细]
-
- 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
- 目的 探讨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于受伤后2~72 h内急诊入院,立即行开颅探查手术。对8例严重前颅底骨折病人行颅底重建,10例硬膜破损严重者应用游离颞肌外筋膜修补,其中同时行矢状窦破裂修补2例,视神经管减压2例。 结果 均临床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