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神经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 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
    目的:探讨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脑血管痉挛(CVS)中的作用。方法:行兔枕大池单次注血制备SAH模型,分别于注血前、注血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行CTA检查,根据第4天和第7天的检查结果分为痉挛组和未痉挛组。采兔耳缘动脉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栓素B2... [详细]
  • 微透析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微透析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微透析(microdialysis,MD)技术最初是由Delgado和Ungerstedt所设想,他们打破传统的生物传感器思维,使生化分析由体内转移到体外进行。1966年,Bito将含有6%葡聚糖的透析膜袋插入犬的大脑半球,10 w后取出分析袋中氨基酸的含量。20世纪70年代,此技术成形为现代MD,... [详细]
  • 不同剂量胶原酶IV尾壳核内注射建立重度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
    不同剂量胶原酶IV尾壳核内注射建立重度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
    目的: 通过胶原酶IV尾壳核内注射,探索建立一种稳定的重度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配到IV型胶原酶注射0.5 U组(A组,15只)、0.75 U组(B组,15只)及1.0 U组(C组,15只)。制作脑出血模型后24 h、72 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检测肢体功能缺损情... [详细]
  • 雪凝天气下颅脑外伤的特征及预后评价
    雪凝天气下颅脑外伤的特征及预后评价
    2008年1月13日~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雪凝灾害,对交通、运输、生活造成明显影响,交通事故及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增加。本文总结在雪凝期间收治的83例患者中的41例颅脑外伤,回顾分析其外伤特征并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 [详细]
  • 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S-100B的检测及其意义
    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S-100B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测定97例格拉斯哥评分为13~15分的颅脑损伤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NSE,S-100B的水平。结果: 有昏迷史的患者在伤后24 h内血清NSE,S-100B浓度分别为(13.... [详细]
  • 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环池动态改变与预后
    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环池动态改变与预后
    颅脑损伤后常有遇到影像学表现为无明显颅内占位性血肿及中线结构移位的弥漫性脑肿胀,这类患者往往病情严重,进展迅速,而且预后差,至今仍是颅脑创伤的救治难题。虽然核磁共振检查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引起的脑肿胀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1],但是由于检查时间长、设备昂贵不能广泛推广应用。CT扫描显示环池改变与脑外... [详细]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